池塘养殖刺参技术
浏览次数:2116
(三)刺参的养成:
1、刺参的生长特性。刺参是寒温带动物,它能生存的水温范围是零下1.5~27℃。幼参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5~23℃,水温19℃时,幼参的摄食率为18~35%。水温不超过20℃时,日摄食量越大,生长越快;超过20℃时,尽管日摄食量仍然较大,但吸收量下降,生长速度减慢。
成参在水温低于3℃时,基本不摄食、处于半休眠状态;水温10~16℃是刺参的适温生长期,摄食量最大;水温17~19℃时摄食量下降,活动明显迟钝;水温超过20℃进入夏眠;水温超过28℃其生命活动便不正常。如果刺参长期处于过高或过低的水温环境中,都不利于其正常生长。
刺参的生长受水温和季节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这与刺参的夏眠习性是分不开的。当水温达到20℃以上时,成参就基本停止摄食,排空消化道,陆续潜伏到礁石缝或岩石下等隐蔽场所开始夏眠。夏眠期一般为3~4个月。当水温下降至19~20℃后,刺参复苏,又陆续从隐蔽场所爬出来,开始活动与摄食。水温是导致刺参夏眠的主要因素,实验观察发现:幼参的夏眠现象不像成参那样明显,而且成参的年龄越大开始夏眠的水温越低、夏眠期越长。所以,刺参生长较为缓慢。据报道,自然海区2周龄的刺参,体长在13厘米左右,体重约120克;3周龄的体长17~18厘米,体重约300克;4周龄的体长20~21厘米,体重约470~500克;刺参的寿命至少5年以上。
池塘养殖刺参,由于放养密度较大,如果完全依靠池塘中的天然饵料,难以满足刺参对饵料的需求,势必影响刺参的生长。尤其是在刺参的适温生长期(即3~6月、10~12月),刺参摄食相当旺盛。为了加快刺参的生长速度,必须向池塘中投喂饵料。日投饵量为鲜参体重的2~10%,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刺参的摄食具有夜行性和季节性,所以每天在傍晚时投饵1次即可;水温5~20℃时均需人工投饵,夏眠和冬季低温期不需要投饵;在刺参的适温生长期可增加投饵量。幼参在4~23℃均可摄食,成参在20℃以上开始夏眠,但23℃仍可少量摄食。池塘养殖的场合下,考虑到水质和刺参摄食量的减少,水温持续在20℃以上时就无需投饵,刺参的少量摄食靠天然饵料维持即可。
近年来,很多饲料生产厂家开发了商品化的刺参配合饵料。一般来说,配合饵料可添加各种成分,营养搭配合理,避免了营养上的片面性;由于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饵料在水中具有保型性和一定的溃散时间,减少了饵料的损耗和对水质的污染;便于贮藏和运输等,使用配合饵料已成为投饵型养殖刺参的发展趋势。
2、调控水质。刺参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池塘内水质清新,水流畅通,池塘进水闸门处可设置拦污网,防止漂浮垃圾和油污等随着潮流进入池塘污染池水。
一般日换水量保持在10%以上,适温生长期的日换水量应达30%。夏眠期间或池内水质恶化时应加大换水量。
低温期可少换水或不换水,暴雨过后或水源污染后不应立即换水。池内水色控制在浅黄绿色至浅棕色,透明度保持在50~60厘米。要定期监测水质,pH值7.8~8.4;溶解氧饱和或接近饱和;有机物耗氧量小于2毫克/升。
夏季高温季节,应增加水深,防止池水持续高温,可配置叶轮增氧机充氧或利用大马力渔船在池塘内高速航行冲浪增加溶解氧。有条件的可利用海水井,在高温期向池内注水降温。另外还应注意避免雨季池水盐度下降,池塘养殖刺参的盐度不能低于25 ‰。
3、防治病害和药物使用管理。养殖刺参常出现皮肤溃烂或排脏现象,是由于有机物或油污染、饵料不当、重金属离子超标、pH值变化较大或盐度过低引起。应及时查找致病原因,切断污染源,改善水质。对皮肤溃烂的刺参,可由潜水员下水收集,放在容器中用青-链霉素(每升海水中含青霉素、链霉素各50毫克)药浴30分钟,重新投入池中即可。
水体中缺氧、水质不良或缺饵时,刺参往往大量爬到池边、露空吸附在池壁上,此时一方面要检测水质,如果水质正常,则是饵料不足;另一方面要及时用小捞网将刺参放回水中,以防干露时间过长死亡。病发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农业部193号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执行使用。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