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刺参技术

浏览次数:2116

 
(二)刺参苗的越冬培育、运输与放养:
 
1、幼参的室内越冬培育。北方池塘养殖刺参的参苗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工培育的当年苗;二是春苗,即前一年人工培育的参苗经室内人工越冬,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5~20克(即50~200头/公斤);三是野生苗。放养当年苗,由于个体小、冬季水温低,参苗生长慢、死亡率高,所以已较少采用。野生苗数量有限、来源不稳定。目前生产上大多采用人工培育的越冬苗。利用塑料大棚、海水井等简易设施,进行刺参苗的室内越冬培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培育参苗的室内水池水深80~100厘米,池底散堆石块或投放波纹板、网片等,以增加参苗附着面积。刺参喜避光环境,如有海水井调节水温,可遮光培育。没有控温设施的,可每天白天开启棚帘、以日光保温。应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在4毫克/升以上,日换水1/3~1/2,平时连续微量充气。每周排干池水、清底1次,每月倒池1次。越冬期间水温应保持在6~10℃,但使用海水井调节水温时,仍需注意盐度的变化,以25‰以上为好。
 
越冬培育期参苗密度,应根据参苗大小、水温、饲育条件等决定。一般情况下,50~200头/公斤的参苗,100~300头/平方米;600~1000头/公斤,500~1000头/平方米;1000~2000头/公斤,1000~2000头/平方米;2000~4000头/公斤,2000~3500头/平方米。但目前各地越冬培育参苗密度仍然偏大。
 
室内越冬培育的食料以鼠尾藻、海带等藻类的磨碎过滤液为主,也可投喂螺旋藻粉、豆粉等。日投喂量为幼参体重的1~1.5%,其中白天投喂总量的30%,夜晚投喂总量的70%。干粉饲料需经浸泡、网滤后投喂。培育过程中,应根据水温、幼参的生长、残饵及幼参排粪便状况,调节投喂量。
 
越冬期间,要经常观察幼参的活动和摄食状况。刺参在受到强烈刺激时可将其内脏排出体外,这种现象称为排脏。引起排脏的主要原因有水温突变、海水污浊等理化因素刺激。幼参也不例外,越冬培育过程中,如果饲料不当或过量投喂、水温急剧变化或水流刺激,易导致幼参排脏。此时应查找原因、改善培育条件,并及时将排脏的幼参从池中捞出,以防池底变黑发臭。此外,还应注意防治病害。清底、倒池时要将皮肤严重溃烂的幼参剔出,以防止其感染。发现病原菌时,可施加聚维酮碘0.5-1ppm,防止病原菌蔓延。
 
2、刺参苗的运输方法。可采用干运法和水运法。干运法包括不剥离干运和剥离后干运。其中,不剥离干运法,是参苗不剥离与附着基一起运输,装运时要防止附着基互相挤压,上盖蓬布或塑料布,以防风吹、雨淋、日晒。运输过程中,每隔2小时喷淋海水一次,运输时间10小时以内可采用此法。剥离后干运法,则是将参苗剥离后分层放入塑料箱等硬质容器内运输,箱内铺海水润湿的棉花或海带草,途中经常喷淋海水,气温20℃以下时,运输10小时以内成活率为98%以上。刺参是水生动物,其主要呼吸器官是体内的呼吸树,另外,皮肤也具有呼吸作用。皮肤呼吸占整个呼吸的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大,其所占的比例是:在水温8.5~13.5℃时为39~52%,在水温18.5℃时为60~90% 。干运时刺参处于异常呼吸的状态,因此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水运法,是将参苗剥离后,放在玻璃钢桶或帆布桶内,容器内加入约1/3容量的海水,运输途中充氧。或将剥离后的参苗装入盛有2/3容量海水的塑料袋中,充氧后密闭运输。参苗的装运密度按水体计,体长3厘米左右的参苗约1000头/立方米,体长2厘米左右的参苗约2000头/立方米,体长1厘米左右的参苗约5000头/立方米。与干运法相比,水运法可以长时间运输,气温20℃以下时,运输20小时以内可采用此法。如果气温较高且运输时间较长,应降低参苗的运输密度,以确保运输途中参苗的成活率。否则,刺参即使在正常呼吸状态下,也会因高密度、长时间,将容器水体中的溶解氧耗尽,而出现死亡。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运输,在参苗运输前应充分做好安排,参苗运到后要尽快放养入池,以避免参苗的损失。
 
3、刺参苗的放养。放养参苗的季节,一般为春季或秋季。春季是在3~5月份放养体长5~6 厘米左右的人工越冬苗或海捕自然苗,这类参苗生长到当年底可收获1/4~1/3,翌年夏眠前可收获绝大部分。秋季是在10~11月份放养当年培育的体长2~4厘米左右的参苗,这类参苗通常要养殖1.5~2周年后,才能达到收获的商品规格。
 
参苗的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养殖条件等因素决定。体长1~3厘米(体重0.4~0.6克/头)的当年参苗,播苗量为10头/平方米左右;人工越冬苗或海捕自然苗(体长5厘米左右),播苗量3~5头/平方米为宜。池塘水体交换好或投饵型养殖、单养等情况下,放苗密度可适当高一些;反之,水体交换差、或不投饵、与鱼虾贝混养等情况下,应降低放苗密度。一般单养放苗量约10头/平方米,混养小于5头/平方米。
 
放苗前,应检查参苗的质量。健康的参苗伸展自然,爬行运动快,体表色泽黑亮,肉刺尖而高,排出的粪便不粘连。如果参苗体色暗淡而粘滑,肉刺秃而短,活动缓慢,粪便粘连等,则说明参苗不健壮。
 
参苗放养入池,可采用直接投放法或网袋投放法。直接投放法,是将体长5厘米左右的大参苗直接撒到池底的石头或人工礁上,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参苗往往分布不均匀。网袋投放法是将参苗装入网袋,袋内还装有小石块以防网袋漂浮移动,由潜水员把参苗投放到指定位置,打开网袋,使参苗自行爬出逸散。这样,参苗爬出后用管足吸附在附近的石块或其它基质上,免受水流的冲击,又能有利地避免敌害,参苗的成活率高,在池塘底部的分布也较为均匀。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