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菌墙栽培防病五要点

浏览次数:774
  填土的消毒处理 平菇菌墙栽培时,填土一定要取清洁土,并在使用前作消毒处理。填土应预备两种:一是供封边用的,要选黏性较大的土,以防菌墙漏水;二是供内部填充的,要选肥沃的菜园土。无论哪一种土,都要在地表面10厘米以下挖取,并在阳光下晒3~4天,然后加入1%的石灰、0.1%的多菌灵拌匀消毒,作内部填充的营养土另加0.5%的磷肥、0.3%的尿素。

  菌袋不可过长 菌袋长以25厘米为好。

  垒菌墙 不能在菌袋刚发满菌丝时就脱袋垒墙,应在吐黄水后(达到生理成熟)或开始形成原基时再垒。垒墙时,生理成熟度一致的垒在一起,这样出菇整齐,管理方便。

  补水 应根据平菇生理需要及土、料的干湿情况适时、适量补水。前期菌袋内含水量高应少补,使土壤湿度达到20%即可。采一潮菇后,可补1次大水(应在停水养菌几天后进行)。注意补水不要过猛,防漏水。

  调节空气和料面的湿度 采完前潮菇后,不仅要向菌墙内补水,而且还应给空气加湿,保持料面湿润。并保持空气湿度在80%左右。 


[ 食用菌栽培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