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328
    与养殖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相比,养殖青虾的苗种投入少、收购价格稳定、养殖风险小,青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但青虾近亲养殖情况日益严重,这样给生产上带来的问题:一是性早熟的青虾生长缓慢,营养积累到性腺发育上,商品虾规格偏小,上市价格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二是性早熟的青虾大量繁殖仔虾,使池塘内青虾养殖密度迅速增大,仔虾和成虾争食、争氧、争空间,导致成虾规格上不去,商品价格大为降低,又影响了养殖产量。如何提高青虾的养殖产量、商品规格和经济效益,是每个养虾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必须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以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的目的。笔者根据往年的养殖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介绍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创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

    1.养殖用水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溶解氧含量大于5mg/L,底层溶解氧含量应大于3mg/L,pH为7.5~8.0。

    2.池塘条件 面积为2亩~5亩,水深1.2m~1.8m;池底平坦,坡度为1∶2~2.5;每个池塘配备1台~2台功率为1kW~1.5kW的增氧机;进水口用80目网布袋过滤,以防野杂鱼和受精卵进入虾池。

    3.清塘消毒 虾苗放养前7天~10天,用75kg/亩~100kg/亩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4.加水施肥生石灰消毒2天~3天后,池塘加水50cm~60cm,施入经过发酵的有机肥150kg/亩~200kg/亩,以培育池水中的天然基础饵料生物。

    5.设置水草及隐蔽物 虾池加水后随即种草,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主,辅以少量聚草,间距1m~2m,深水处种植聚草,浅水处种植苦草,水草覆盖面积占总水面的30%左右。水草的作用包括可供青虾栖息、蜕壳和作为隐蔽场所;光合作用可增加池水中溶解氧含量;净化水质,防止水质恶化。各地的生产实践表明,水草较多的池塘则青虾抱卵迟、规格大。另外,在虾池浅水处可放一些茶叶树枝、毛竹梢等,有条件的还可铺设网片,实行立体养殖,可以增加青虾的栖息场所,进一步提高水体的利用率,有效地增加产量和提高商品虾的规格。

    二、选购优质虾苗及进行科学放养

    1.应到青虾原(良)种场选购虾苗,切忌为节省成本而多年自繁自育。选择异地或原(良)种场抱卵青虾繁殖的虾苗,只要育苗池中虾苗放养密度适中,一般控制在80万尾/亩~100万尾/亩以内,繁育出的虾苗规格比较整齐。选择养殖青虾做亲本来繁殖虾苗,因近亲繁殖,青虾的有害基因不断纯合,导致苗种品质越来越差,性成熟越来越早,商品虾规格越来越小。

    2.适当推迟放苗时间。5月~6月放养的虾苗,经过2个月~3个月的饲养后,大部分已性成熟,8月~9月将产生大量的子一代青虾。若放养时间推迟到7月中下旬,由于突然改变了青虾的生存环境,可使秋繁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3.调整放养密度,实行轮捕疏养。青虾性成熟的迟早与放养密度密切相关,放养密度越大则性成熟越早。合理的放养密度既可保证青虾获得较高的产量,又可使绝大多数的青虾推迟抱卵而加速生长,以达到较大的规格。具体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模式来决定:池塘专养青虾,放养规格为体长1.5cm~2.0cm的虾苗6万尾/亩~8万尾/亩;与常规鱼类混养,放养规格为体长1.5cm~2.0cm的虾苗1.5万尾/亩~2.0万尾/亩即可。春放虾种,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放养规格为1200只/kg~1600只/ kg的虾种8kg/亩~10kg/亩,以保证5月~6月养成上市。此外,养成到9月后应采取轮捕疏养、捕大留小的措施,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青虾捕捞上市,以降低池塘的载虾量,促进青虾生长。

    三、优质饲料的合理投喂

    青虾的饲料要求优质、新鲜、大小颗粒适口,幼虾期要求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达35%~40%,中后期(体长4cm以上)投喂成虾料,其粗蛋白质含量达30%~32%。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变化和摄食情况等灵活加以调整。

    四、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青虾不耐低溶解氧,其耗氧度与窒息点均高于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鱼池中缺氧时,青虾总是比鱼类先浮头和先死亡,因此,调控水质是青虾养殖成败与产量高低的关键,要求养殖青虾的水质必须达到“肥、活、嫩、 爽”。

    1.机械增氧 由于青虾投放数量比较大,养殖密度较高,必须保证虾池有足够的溶解氧含量。7月~9月,每天傍晚16时至第二天早晨7时应多开动增氧机;闷热天或阴雨天,白天也要适当开机增氧;尤其是秋季,青虾苗种放养时正值高温季节,拉网捕苗和放苗一般在上午低温时进行,但此时正是池塘水体缺氧的时间,如果不提前对放养虾苗的池塘采取增氧措施,容易引起虾苗缺氧死亡。

    2.经常加注新水或施用微生物制剂 池塘经常注入新水,是改善青虾养殖水域环境和保持良好水质的最有效措施。在水源方便、水质良好的地方,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池水溶解氧、营养盐类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冲淡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的浓度,防止池水老化。在缺少水源或注水不便的虾塘,应施用光合细菌、EM原露、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良和调节水质。

    3.适时施用追肥 追肥一般宜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可以培育池水中的浮游生物,保持水色为黄绿色或褐色,池水透明度掌握在25cm~30cm。

    4.定期泼洒生石灰 一般每隔15天~20天用15g/立方米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既可以调节pH又可以起到杀菌补钙的作用。

    五、适当套养鱼种以控制青虾的过量繁殖

    在青虾养殖过程中,为了使虾池内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提高青虾的商品率,当仔虾繁殖到一定的数量时,可适当套养部分鱼种,既保持了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又可以控制池内青虾的繁殖过量。鱼种套养时间掌握在8月底和9月初,主要套养品种为花白鲢、湘云鲫、鲂鱼、黄颡鱼等鱼种,让鱼种摄食池中大量的浮游生物和青虾变态前的蚤状幼体,从而控制青虾苗种的数量。套养鱼种的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放养密度为100尾/亩左右。

    控制青虾性早熟和数量的方法包括:①改进放养模式,许多养殖者都以放养抱卵虾为主,实行自繁、自育、自养,而这种模式属粗放型,虽然苗种成本低,方便实用,但难以控制养殖密度,上市青虾的规格参差不齐,产量和效益均不高,故必须采取改粗养为精养、改放养抱卵虾为放养优质虾苗、改养一茬虾为养两茬虾等技术措施;②到9月上旬,当虾池内出现蚤状幼体时,可采取加大换水量或用20kg/亩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的方法,快速提高池水pH,使仔虾和尚未变态的蚤状幼体因无法忍受水质因子突变而死亡。

    六、加强虾病预防可控制病害的发生

    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的原则。除了清塘消毒、选择优质虾苗、合理放养及投喂以外,预防工作也可以采取定期施用生石灰、二溴海因、超碘季胺盐等进行水体消毒。与南美白对虾、河蟹、鱼类等相比,青虾的养殖疾病要少得多,主要疾病有黑鳃病、红体病、软壳病等,应根据不同的疾病对症下药,并及时治疗。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