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症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浏览次数:231
  最近不少养猪场咨询猪高热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发病原因 猪高热症实质是由免疫抑制性猪病引发的多种病毒、细菌、原虫混合感染的猪病。
    
  生物因素:猪瘟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病毒、附红细胞体、弓形体、链球菌、副伤寒杆菌、支原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等病原混合感染。病原可在15种以上,其中以猪瘟病毒感染率最高且最为典型,以弓形体、附红细胞体、蓝耳病毒、圆环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为常见,亦有猪瘟病毒与子猪副伤寒杆菌混合感染,往往以猪瘟病毒为主,与一种或二种以上病毒、病菌以及原虫混合感染,所以,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甚至全群覆灭。
    
  应激因素:气候高温高湿、饲养密度大、断奶过渡不好、混群咬斗、长途运输、疫苗接种、缺水造成应激等。
    
  营养因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及不平衡或加大促长损肝元素的含量;饲料发霉,霉菌毒素损害肌体;饲料中添加了抗生素以及其他免疫抑制性药物等。
    
  药物因素:一是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复合性地添加抗生素预防猪病,使猪体产生耐药性,并且加重肝、肾排毒负担,损害肝脏和肾脏以及胃肠道正常功能,进而造成猪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二是治疗中用药不当。大量使用解热镇痛药及地塞米松之类免疫抑制性药物,治标不治本,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免疫因素:不重视平时疫(菌)苗的程序化、科学化免疫,造成免疫之后猪体免疫力差;疫苗保存、运输、使用不当造成免疫失败;乱注疫苗,加之消毒不严,造成疫情扩大或加重死亡;疫(菌)苗免疫前后使用抗病毒、免疫抑制性药物及抗生素造成免疫无效。
    
  环境因素:猪场建造不规范;消毒制度和程序的制定不合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不重视灭鼠、灭蚊蝇工作,猪场养犬、猫,造成疫源扩散;种猪自身带毒,监测、淘汰净化不到位;猪有病就卖,散发疫源,一家猪发病,四邻遭殃。
    
  预防 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是前提条件。规模化猪场要实行科学化生产工艺流程,实行标准化饲养;农户及小规模猪场要使用生产规范化企业生产的营养标准化的预混料。免疫接种是防病的关键。结合当地疫情制订科学化、规范化的免疫程序,并经过实地验证,以能够对本地区、本场的猪群起到均匀一致的免疫力。药物保健是保障。药物预防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猪场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很多,不可能都用疫苗进行免疫,况且目前还有不少疾病没有研究出有效的疫 (菌)苗。无病,不可用抗生素预防,倡导用益生菌和中药保健。对高热症,可每隔2周用圆蓝五肽100毫升加水50公斤,让猪自由饮用1天,用蓝圆热毒清200克拌料100公斤,让猪自由采食2天进行预防;天气炎热时,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应激速安100克,让猪自由采食,以减轻应激反应。同时注意加强消毒。制订科学化的消毒制度并保证执行到位;定期检测并淘汰带毒的种公、母猪,以净化疫源;采用机械灭鼠;料中拌枪手(主要成分:环丙氨嗪等)每吨饲料中拌500克,按程序拌料,以防蚊蝇;猪场禁养犬、猫。一旦发生猪高热症,要依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果断、迅速地扑灭疫情。
    
  治疗 一、对猪瘟病毒伴发蓝耳病毒、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链球菌、巴氏杆菌、副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引起的高热症的治疗:紧急免疫。对猪瘟疫苗免疫不确实或没有做免疫的猪场,要在严格消毒防范的情况下倍量紧急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料中拌药。100公斤饲料中拌蓝圆热毒清200克、葡萄糖2~5公斤,让猪自由采食3~5天。给不吃食的猪打针。用血虫克(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等)按猪每公斤体重0.2毫升的量肌肉注射,连续注射2~3天,圆蓝五肽按猪每公斤体重首次0.4毫升,以后0.2毫升,肌肉注射,体温高时每天肌注2次,降低后每天肌注1次,连续注射5天。二、对猪瘟伴发子猪副伤寒引起的拉稀、高热不退,除倍量紧急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外,分别肌肉注射圆蓝五肽(剂量同前)、金氟奇安(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猪每公斤体重用0.2毫升,每天1次,连续注射3天;同时大群猪配合用蓝圆热毒清 (剂量同前)、氟苯尼考50克拌料100公斤,让猪自由采食5天。三、对症治疗:若伴有后肢瘫痪的用头孢克林 (主要成分:林可霉素)按猪每公斤体重0.2毫升、圆蓝五肽按猪每公斤体重0.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维丁胶性钙(成年猪)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5天;若伴有呼吸道症状,用长效米先(主要成分:土霉素等)按猪每公斤体重0.2毫升、圆蓝五肽按猪每公斤体重0.4毫升,每天肌肉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天;若伴有神经症状时,除肌肉注射血虫克、圆蓝五肽外,还要应用清开灵或安溴注射液配合治疗。治疗期间还应注意配合口服或静脉补液,以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引起猪高热症的原因已很明确,只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消毒制度化、免疫接种程序化、正确的药物防治,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灭源”的五早措施,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据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方针,高热症并不难控制。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