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皱胃移位

浏览次数:353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奶牛的饲养和高产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为了提高奶牛产量,在奶牛饲养上精料的投入逐渐加大,精粗比相对失调,由此而引发一系列奶牛前胃和皱胃的疾病,在规模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都有不同程度的第四胃移位病的发生。而且发病趋势有所增加,给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

  【分类及发病特点】奶牛皱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壁,置于瘤胃和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又称为皱胃扭转,指皱胃按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和腹壁之间。临床上左方变位的发病率于右方变位,比例在85比15左右,本病发生一般无季节性但以产犊高峰期多见;发病的胎次变化为一胎多见,其他胎次均有发生;泌乳牛和干奶牛都有发生,产后牛的发病率最高,可达80%以上,一般集中在产后7-30天左右。右方变位易发生在泌乳后期或干奶期,,产后也有发生。

  【病因】本病的发生和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干奶期的饲养不当,使胎儿生长过快或过大,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子宫将瘤胃向上抬高向前推移,瘤胃处在慢性的迟缓状态,产犊本身又是一个应激过程,当奶牛分娩后,腹压骤然减小,子宫体积缩小,它所占领的空间由皱胃和瘤胃来填充,迟缓的瘤胃容易将迟缓的皱胃压在腹腔的底部,伴随着胎衣排出时奶牛的不断努责,皱胃逐渐左移,.泌乳早期高精料的投入,给奶牛瘤胃的功能增加很大负担,为了适应饲养和产奶需要,瘤胃内环境微生物区系从干奶到产后要做很大的调整,较弱的瘤胃功能决定着奶牛的采食,瘤胃体积小,不能将子宫让出的空间完全填充,皱胃左移的程度逐渐加大,迟缓的皱胃内气体不断产生,带动皱胃继续上移,随着气体的不断增加,病情逐渐加重。

  【诱因】产后胎衣不下、酮病、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都可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

  左方移位:产后或产后1周左右,食欲逐渐减退,反刍和瘤胃蠕动显著减弱,少食或拒食精料,采食少量粗饲料,产奶量急副下降。病牛的鼻镜湿润,有汗珠,精神状态一般或沉郁,有脱水症状,粪便时干时稀,随着皱胃内气体的多少,病牛食欲时好对坏,呈渐进性消瘦。体温变化不大,有胎衣不下病史的牛,有炎症的反应,呼吸、心率指标没有太大变化。尿偏碱性,尿蛋白有时为阳性,酮体一股呈阳性,经过大量输液治疗的病牛酮体呈阴性。视诊可见病牛左侧肋骨弓明显凸起,两腹紧缩,在左侧最后三根肋间,用听诊结合叩诊,可听到特殊的气水音“钢管音”,用穿刺针在钢管音明显处穿刺,可抽出皱胃内棕褐色液体pH为2-40直肠探查,瘤胃后移,有时能触到变位的皱胃或瘤胃和腹壁空间较大。不作治疗时,病牛呈渐进性消瘦,可发生瘫痪、衰竭,甚至死亡,有的病程很长(4-6个月)。

  右方移位:发病较急,突然拒食或停食,发生腹痛,踢腹或扭转后躯,心率较快(100-120次份),瘤胃蠕动减少或停止。初期粪稀软,如完全扭转则无粪或有少量黏液排出,严重者粪潜血,呈黑色黏稠状。右腹臌胀,叩诊结合听诊可听到特殊音“钢管音”。急性病例可严重脱水、休克或突然死亡,病程随保守治疗方法不同可延长。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