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的后代,是中国目前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具有耐寒性强、病害少、耐粗饲料、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优势,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喜爱。而奥尼罗非鱼苗的标粗技术是继人工育苗成功后的又一重要技术,鱼苗标粗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到奥尼罗非鱼养成的最终收益。
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在奥尼罗非鱼苗标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一般水温控制在24℃~28℃,pH值7.0~8.0,盐度在0~8,溶氧大于4.0毫克/升,最好保持24小时流水培育,水体日交换量为50%~100%。
控制标粗苗的放养密度
奥尼罗非鱼在水泥池内标粗,其放养密度要适宜。体长1厘米~1.5厘米的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1500尾~2000尾/立方米,1.5厘米~2.5厘米的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1000尾~1500尾/立方米,2.5厘米以上的鱼苗放养密度应控制在600尾~1000尾/立方米。
注意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
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均衡,可以很好地满足鱼苗生长过程中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保证饲料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在35%左右、脂肪含量在8%)。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对仔稚鱼期的奥尼罗非鱼苗,用人工配合饲料和轮虫饲养28天(密度为1000尾/立方米)的对比结果发现:用人工配合饲料可以很好地替代传统的轮虫作为仔鱼开口饵料的需要,且人工配合饲料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高温消毒,与传统的施肥培育轮虫相比,可以大大降低有害细菌和寄生虫肥料带入育苗池的可能,减少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日常管理
鱼苗投放放苗前应将水泥池用生石灰10公斤/亩彻底消毒,曝晒3天~5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有害细菌的残留。清洗干净后注入200目过滤后的池水,最好保持每个月清塘消毒一次。投放鱼苗时应注意鱼池水前后的温差不宜过大。
饵料投喂由于鱼苗体长在1.5厘米~3.5厘米期间生长差异开始变大,因此每天的饵料投喂应注意少量多次,最好可以投喂4次/天,分别为7∶00、11∶00、14∶00、18∶00,每天的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12%;在体长3.5厘米以上时投喂的次数可以减少至2次~3次/天。夏天温度较高时,可以减少投喂次数,每天投喂不少于2次,即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投饵过后应及时清除饵料台的残留饵料,以保持良好的水质。奥尼罗非鱼在仔稚鱼期对饵料的营养要求较高,这一时期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可以适量地添加多维等。
分苗奥尼罗非鱼鱼苗在1.5厘米~3.5厘米时,由于生长差异变大,仔鱼间的相互残杀会变得严重,特别是体色较深的鱼苗攻击性较强,其结果是小的鱼苗被吞食,而稍大的有时也会残缺不全,这样会造成规格分化越来越大,鱼苗越来越少。因此应每隔10天进行一次分苗,将个别较小的鱼苗及时地挑选到同一规格育苗池中进行培育,在筛选过程中,集苗和分苗的动作要轻、要快,避免对鱼苗造成机械损伤。
做好日常工作记录标粗过程中,每天要记录水温、pH、溶氧、盐度、透明度等指标,以及每个育苗池的放苗量、投饵量和鱼苗死亡数量等情况,可以及时根据实际需要做出调整。
正确处理“黑仔”鱼苗
奥尼罗非鱼鱼苗在体长3.5厘米~5厘米时是“黑仔”鱼苗的多发期,若不及时正确处理“黑仔”鱼苗,其很快就会伏底,少吃食,打转,造成身体瘦弱,甚至死亡。因此在发现“黑仔”鱼苗时,应及时将其挑选到专门培育池中,采用增加投喂次数、提高饲料营养等措施,促进其快速生长。挑选时应按个体大小分开,否则会造成更大程度的相互残杀,最后待“黑仔”恢复正常时要及时从培育池中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