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孵化八要点

浏览次数:534
1.选蛋:孔雀蛋重在120克左右,种蛋存放一般不要超过2周,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时间越短,孵化率越高。

  2.消毒:入孵前种蛋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即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可杀死种蛋表皮上的病毒,消毒一般在消毒柜内进行。

  3.温度:孔雀孵化期为26~27天,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1~8天38.5~38.8℃,9~15天38~38.5℃,16~21天37.8~38.2℃,22~26天(即出壳)38.5~39℃。

  4.湿度: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湿度过低则会引起胚胎粘壳,出雏困难;湿度过高易造成雏鸟蛋黄吸收不良,体质差,易死亡。适宜的湿度应掌握在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即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65%~70%。

  5.翻蛋:为使种蛋受热均匀,使胚胎发育正常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一般2~4小时翻一次,翻蛋的角度为90度。第22天停止翻蛋。

  6.晾蛋:在孵化中后期蛋温达38.8℃时为防止内烧应晾蛋,一般孵化18天时每天晾1次。22~26天每天晾2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7.喷水: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喷水能使蛋壳松脆,孔雀的蛋壳上膜厚,蛋壳坚硬,为此在孵化22~26天时每天喷水一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雏鸟破壳而出。

  8.照蛋:第一次照蛋为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情况。正常蛋能看到黑色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任何变化也没有,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查出死胎蛋。



[ 特种养殖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