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人工养殖与蟾酥采集

浏览次数:451
一、蟾蜍的人工养殖

㈠养殖场地的建造。蟾蜍作为两栖类,既具有与其他蛙类水陆两栖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蟾蜍离不开水域,但其成体则偏重于陆地生活,因此养殖场应该预留出一定的陆地面积,同时要注意保持湿度,经常往地面喷水,以避免蟾蜍过度干燥而脱水;蟾蜍的跳跃能力较差,但是却具有较强的攀爬能力,养殖时应注意蟾蜍的逃离,可用尼龙网进行围栏和封堵;蟾蜍的捕食以捕捉活动的昆虫为主,对于静止不动的物体则缺乏辨识能力,并且其捕食多在陆地上进行,这就要求在投喂食物时尽量挑选活的昆虫幼体,如蝇蛆、面包虫等易蠕动的饵料。

㈡适当分群。蟾蜍能否获得食物取决于两个因素:⑴所投喂的饵料量。⑵饲养区域的蟾蜍存量。在一个过度密集的养殖区域内,常常发生蟾蜍采食量不足。为避免这一弊端,建议将养殖区域进行分隔。采用尼龙网围成200-300平方米的区域,每1平方米的蟾蜍存量控制在20只以下为宜。即每一区域内养殖4000-5000只,区域内保证1/3的水面和2/3的陆地配置。

不同大小的蟾蜍个体也应该分群养殖,建议分成幼蛙群、能成群和成年群。具体可根据蟾蜍的身体大小来分群,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操作和促进蟾蜍生长。

㈢饲料的解决和强化饲喂。大批量养殖蟾蜍,饲料是一个关键,为此养殖场内应配套饲养蝇蛆、面包虫、蚯蚓等等。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利用紫外灯诱捕昆虫,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学措施,但具体做法上应该注意,紫外灯距离地面不宜过高,以30-50厘米为宜。此外,由于昆虫多活动于杂草丛中,因此在养殖场内种植黑麦草、苜蓿草和各种蔬菜,是利用生态环境营造小气候的较好方法。

另外,还可以采用填喂法进行强化饲喂,这种方法在每年的冬春交替的季节尤为必要。因为此时出蛰后的蟾蜍由于缺乏食物,死亡率较高,人工强化饲喂有利于提高存活率。

二、蟾酥采集

㈠采用"适度挤压,多次重复"的方法。在蟾酥的采集过程中,不要贪图多得,省事,一次性强行地将蟾蜍腺中的浆液全部挤尽,这样常常造成对蟾蜍的损伤。因为蟾蜍的分泌是一个随时合成,遇到刺激就随时分泌的行为。一次性喷射之后,经过几天又能重新分泌。所以,我们提倡采用适度采收、多次重复的方法。每次只是轻微用力挤压,少挤一点,一个月重复3-4次。这样比一个月一次的全量采集方法更具"可持续利用"的优势。

㈡将采集蟾酥和填喂饲料结合起来。先将饲料捣碎成均浆,然后用注射器塞进蟾蜍的嘴角进行推注式饲喂。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能够通过人工操作的方法来解决蟾蜍捕食饵料的困难,可以不必强调饵料的鲜活、跳动等特殊要求,惟一的缺点就是对蟾蜍进行逐个的推注十分耗费人工,然而若将饲喂和采集蟾酥结合起来,就能达到一式二用的目的。试验证明,先采集蟾酥,后注射食物的方法不但能提高蟾蜍的存活率,而且还能避免蟾蜍因捕捉不到食物所致的"饥饿"现象。

㈢利用大棚打破冬眠,延长蟾酥的采收期。野生状态下的蟾蜍自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眠,一直到第二年春天3、4月份。实际的蟾酥采集只有6-7个月。如果采用塑料大棚控温,人们就能够常年采集蟾酥,这样一来,从经济效益上就可以增收。

塑料大棚控温中,注意以下两点:⑴大棚内的温度要尽量保持一致,切忌昼夜温差过大。⑵要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蟾蜍在打破冬眠之后,其新陈代谢率就处在春秋季节的水平,如果此时饲料跟不上,往往导致蟾蜍大量死亡,而此时期由于自然界缺少各类昆虫,饲料的投喂就只能靠人工注射法来强行饲喂了。


[ 特种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