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药用蘑菇)

浏览次数:1354
茯苓

[Poriacocos(Schw.)Wolf]

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呈平伏状,厚0.3-1cm,初期白色,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管孔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菌管长2-8mm,偶有双层,厚可达1-3cm,孔径0.5-2mm,壁薄,孔口边缘老后呈齿状。菌核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0-30cm,重量可达数十至近百斤。新鲜时梢软有弹性,干后坚硬,表面粗糙多皱或成瘤状,浅棕黄色至褐色,后变黑褐色。内部白色或带浅红色,干后梢硬。

生于多种松树的根际。偶见于其它针叶树及阔叶树的根部,适宜生长于沙质土。

分部于我国安徽、福建、云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

可药用,性温热、生津止渴、退热安胎、宁心益气、降血糖。抑制肿瘤,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96.88%。可作补品。


[ 食用菌栽培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