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不当或灾害性天气等原因,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床面的小菇成批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对此,笔者做了大量的观察研究,总结了死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1 连续高温 在北方地区的秋菇生产中,温度由高到低,适于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但有时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正值二、三潮菇生长之际,突然出现25℃以上的高温,若不能及时采取防高温措施,温度在22℃以上连续几天,菇床上的小菇就会出现死亡现象,尤其是如钮扣大小的幼菇会发黄、枯萎、死亡。在春季,菇房温度连续几天超过21℃,如果菇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CO2浓度过高,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发,也会使大批小菇死亡。这是因为菇房温度过高不适于子实体生长发育,但适宜菌丝体的生长,在高温下,已形成的子实体其营养会到流给菌丝,小菇则因缺乏营养而枯萎死亡。为防止高温死菇,要注意天气预报,当高温出现时,菇床立即停止喷水,多开门窗,加强通风,以增加室内新鲜空气,提高平菇生活力;同时采取降温措施,使之不超过21℃,减少死菇。
2 培养料pH值不适 平菇生长培养料适宜的pH值以偏碱为宜,偏酸或碱性过大均易死菇。若偏酸(pH值在5以下)菇蕾呈褐色,可用0.1%浓度的石灰水、草木灰调pH7.5;培养料若偏碱(pH值在8以上),小菇蕾呈黄色,可用0.1%的过磷酸钙液调pH到7.3―7.5。
3 水分管理不当 秋季前几潮菇子实体多,气温高,需水量大,如覆土栽没有及时补足水,造成覆土层和培养料水分大量蒸发,幼菇得不到水分供应会大批死亡。如用水分过多,菌丝渍水,幼菇也会窒息死亡。为防止用水不当,要看菇用水,在转潮之后,喷1次重水,以后根据情况喷水,以保护幼菇。
4 通气不良 菇房长期通气不良,严重缺氧,在高温、高湿情况下,会使大批菇蕾闷死。
5 昼夜温差过大 白天气温在20℃以上,晚上降到10℃以下或更低,幼菇菌盖边沿很快出现黄斑,随之死亡。应注意菇房保温,勿使昼夜温差功过大。
6 出菇过密 第一、二潮菇出菇过密,在采菇时由于震动或机械损伤,会使部分小菇死亡。所以要控制出菇密度。
7 滥用农药 过量使用农药,也是发生大量死菇的原因。如小菇的颜色突变,又查不出病原菌,大都是药害所致。如敌敌畏,使用浓度越大,药害越严重。敌百虫、甲醛、托布津等使用不当,皆会造成幼菇死亡。所以用农药要慎重。
此外,虫害也会使菇蕾死亡。要注意菇房内外环境卫生和防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