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精养技术的现状及变革措施

浏览次数:320

    一、福建鳗鱼精养技术现状分析

    福建省以精养池养鳗为主,其优势在于:(1)精养技术成熟,在调温、开口、投料、分选、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生产效率高,精养池养殖在白仔阶段密度达600尾/m2,黑仔阶段约3kg/m2,成鳗养殖密度高达20kg/m2,是土池养殖放养密度的10倍以上,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3)生产条件容易控制,温度、照度、水质、溶氧,以及天气等物理条件容易控制,受外界影响小,有利于反季节生产。

    鳗鱼精养技术是二十多年前从日本引进的技术,沿用至今,虽有一些改进,但其自身固有的技术缺陷难以改变:(1)养殖设施的缺陷,主要是温棚建在池埂顶部,仅仅给养殖池戴上一顶“帽子”,散热面积大,保温效果差,养殖水体加温采用蒸汽或添加热水的办法,热量损耗大,恒温效果差;(2)养殖用水量大,由于水体小,水质容易坏,主要依靠换水来维持水质,据统计,精养池的日换水量高达一倍至数倍,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3)病害发生频繁,养殖水体环境快速变化导致鳗鱼体质减弱,病虫害较多,不得不经常对水体进行消毒,甚至在投喂饲料中添加一些药物来防治病害,导致鳗鱼存在药物残留超标的风险;(4)养殖水温不稳定,大量换水使加温和恒温难度加大,养殖水温偏高或偏低,导致鳗鱼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造成饲料转化率低,鳗鱼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生产成本高。

    二、鳗鱼精养的变革措施

    1、减少换水

    尽可能地减少换水量,是实现鳗鱼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它有以下优点:

    (1)可大量节省水电费,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按现有一个鳗场年产100吨成鳗计算,日耗水量平均6千吨,年约耗水219万吨,按抽水电费0.073元/吨水计,年需耗用电费16万元。如一个鳗场能比现在节水70%,则可降低养殖成本2.5%以上,每吨鳗成本节约1100元。(2)为提高养殖水温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大大降低加温成本。据估算,减少换水量70%,可以节约燃煤费75-80%,则可降低养殖成本4%以上,每吨鳗节约成本约1800元。(3)可以在春、秋和冬季相对提高水温,有利于饲料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效率,从而缩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健康养殖

    防止滥用水体消毒剂及各种口服药物,是提高鳗鱼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用药的危害:

    (1)频繁用药会使鳗鱼病原体产生抗药性,逐渐降低了药效并使用药成本逐渐增加;(2)凡药物都有“双刃剑”的特性,“既能杀虫,也会杀鱼”,用药剂量稍大便造成鳗鱼应激,增加死亡率;(3)口服药物添加于饲料中进行投喂,极难保障鳗鱼摄入到适量的药物,容易引起某一些健康的鳗鱼摄入过量药物而中毒,而另一些体弱的鳗鱼摄入的药量过少而达不到治疗效果;(4)滥用药物会增加无效的养殖成本,特别是一些所谓“保健、增强免疫”药物,其成本高,作用值得怀疑。

    我们主张走健康养殖之路,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少换水,培养健康而良性循环的养殖水体,培养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微生物,保持生态平衡,利用“生物防治”的原理来抑制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爆发(如一些浮游动物像枝角类和桡足类,可通过摄食某些寄生虫幼体而抑制其爆发),并有效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质,实现在较高养殖密度条件下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天然防病抗病能力。初步的试验表明,通过生态养殖技术,可大大减少用药成本、提高鳗鱼成活率、促进生长,每吨鳗成本节约2000-4000元。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