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的繁殖和选优技术

浏览次数:300
    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早在近200年前,日本人发现了这种鲤鱼的色彩变异种,经过人为地培育改良,逐步形成极富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锦鲤因其体色鲜艳,斑纹灿烂,游姿高雅,体态优美,躯干雄健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养鱼爱好者非常希望能繁育出优良珍贵品种,因此了解和掌握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是很重要的。

    1亲鱼选择

    1.1锦鲤的雌雄鉴别

    锦鲤在繁殖季节易于鉴别,在非繁殖季节,只要有经验的人才能从其形态、游姿等方面鉴别雌雄,见表1。

    表1锦鲤的雌雄鉴别

    -----------------------------------------------------------------

    部位雌鱼雄鱼

    -----------------------------------------------------------------

    体形身体粗短而丰满,头部稍窄而长,身体瘦长,头部宽短,

    腹部膨大,繁殖期尤为明显。额部稍突起。

    -----------------------------------------------------------------

    胸鳍胸鳍末端圆形,繁殖期雌鱼体上胸鳍末端窄而尖,繁殖期胸鳍

    无“追星”。第一根鳍条和鳃盖上有乳白色

    突起,即“追星”,用手摸有粗

    糙感。

    -----------------------------------------------------------------

    生殖孔平而扁,微外突,繁殖后期用小而下凹,繁殖后期用手轻压

    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

    游姿游动较慢,反应迟钝。游动活泼,繁殖期尤为明显,

    常主动追逐雌鱼。

    -----------------------------------------------------------------

    1.2亲鱼的选择时间及条件

    在华北地区,上一年留作亲鱼的锦鲤在室内越冬后,于当年3月下旬(南方多在2月底3月初)移到室外鱼池中饲养,此时即应做好亲鱼的精选工作,以便获得优良的后代。

    为了能培育出优质锦鲤,作为繁殖用的亲鱼,先要体质健壮,肢体完整无残缺、色彩浓厚、鲜明、有光泽,如白底要雪白,上面不能有污点,黑斑的黑质要漆黑浓厚集中,不要分散或浓淡不均匀;斑纹清晰且要左右平衡,体形要协调,体高体长的比例为1:2.6――3.0较佳,游姿美丽,品种特征明显且清晰等。其次,最好能根据同一品种不同水系或不同品种间交配选育优质与新品种的原则,选择适宜的锦鲤亲鱼种系。

    1.3亲鱼年龄与雌雄比例

    在我国,锦鲤性腺成熟的年龄为1――2龄,初次性腺成熟,其生殖机能不够旺盛,怀卵量及产卵量均不大,孵出的仔鱼先天发育不良的情况较多,若长期采用这一年龄组的亲鱼,其繁殖后代还有性状退化现象。因此作为亲鱼最好选择雌鱼3――7龄,雄鱼3――5龄,此年龄组的亲鱼生殖机能旺盛,生殖腺饱满,卵子个体大,精子活动力强,孵出的仔鱼体质也较好。

    为提高卵的受精率,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精液量,因此用于繁殖的雌雄搭配比例为1:2或2:3,若雄鱼数量不够,也可1:1,但必须注意两者的体质、大小及年龄要相当。

    2产卵前的准备

    2.1产卵池与孵化池

    产卵池可兼作孵化池,为管理方便,孵化池宜小不宜大,养鱼盆、缸、池均可;而产卵地一般均采用小型水泥池或室内简易池。一般水泥池规格为4米X4米X0.8米或3米X4米X0.8米,水深0.4――0.5米;室内简易池修建方法为:用4块规格为2米X0.6米木板或加厚三合板制成一个框架,放置在光滑的水泥地面上,内铺双层或三层厚塑料布或单层塑胶帆布即成,水深0.3米左右。

    产卵池准备好后,要彻底洗刷和消毒,若是新建水泥池,使用前用干净的水浸泡20天以上,防止pH值过高,最后用清水洗净备用。繁殖用水以pH值7.0――7.5、低硬度的水质为好,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2.2鱼巢

    锦鲤卵属粘性卵,因此产卵前要在产卵池内加入鱼巢,使受精卵粘附其上。制作鱼巢的材料有水草(金鱼藻、聚草、狐尾藻等)、棕榈皮、柔软无毒的化学纤维等,制作方法:若用水草则必须在使用前3――5天捞回来,除去枯枝烂叶,清洗干净,用1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30――50分钟或用20克/升食盐水浸泡20――4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其截成30厘米长的小段,取数十根为一束,并用绳在一端扎好,撒开成放射形环状鱼巢,下面系上一块小石子,悬坠于水中。如用棕榈皮,须将其用水浸泡并反复蒸煮,直至没有黄色汁水为止,再经消毒后扎成束。如用化学纤维,洗净后即可制作,方法同水草。

    3产卵与孵化

    3.1亲自培育

    将选择好的雌雄亲鱼一般分池饲养。培育时,每天投喂1――2次优质饵料,饵料多用红虫、水蚯蚓、摇蚊幼虫等,以确保亲鱼营养;每天及时清除残饵及池底污物,保持水质清洁。一般经1个月左右的强化培育,亲鱼可达到性腺丰满成熟。

    3.2产卵

    3.2.1自然产卵在我国不同地区,锦鲤繁殖季节也有差别。华北地区,4月下旬至6月初是锦鲤繁殖季节,华南地区则提前到3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恒定在16℃以上时,将分地培育的亲鱼按雌雄为2:3或1:2的比例,在临产前2――3天放入有绿水环境的产卵池,每个水泥池放亲鱼3――4组,室内简易池放1――2组。亲鱼入池后,当发现雄鱼开始追逐雌鱼,并时有缓慢伴游在雌鱼旁边时应投放鱼巢,鱼巢悬挂于产卵池的两对边和中央的水层1/2处,上面用绳系一浮子,使鱼巢不沉底。当发现雌鱼主动接受雄鱼刺激,表明即将产卵。当雄鱼激烈追逐雌鱼,雌鱼便游到鱼巢上部用尾鳍击水成波产卵,与此同时雄鱼也排出乳白色精液,在水中与卵子受精,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即附着在鱼巢上。一般产卵活动多集中在清晨4时至10时,亲鱼产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1尾体长30――40厘米的亲鱼,可产卵20万――40万粒。

    3.2.2人工授精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品系的雌雄亲鱼个体大小相差悬殊,不能顺利进行自然授精时,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这样能提高和保持锦鲤品种质量,有目的地杂交培育出优质新品种。

    在繁殖季节,将临产的雌雄亲鱼同放一池,投放适量鱼巢,添加部分新水,然后注意观察。当发现雄鱼激烈追逐雌鱼,表明即将产卵、排精,此时将雌雄亲鱼用盆连水带鱼舀起,分别放入白色搪瓷盘中轻压雌、雄亲鱼腹部,若从生殖孔中分别流出成熟卵粒或乳白色精液,说明已经成熟。

    雌雄亲鱼准备好后,即可进行人工授精。先取雌鱼,一人用左手轻握其尾柄,使其不能左右摆动,用右手轻握鱼头,另一个人用右手拇指由胸鳍处卵巢前端轻压雌鱼腹部,即有卵粒由生殖孔流入事先消毒洗净的白色搪瓷盆中,连续挤压数次,直至基本排空。然后用同样方法处理雄鱼,将精液迅速挤入盛卵盆中,加一定等温新水,再用干净的羽毛轻轻地把精、卵拌匀,充分混合迅速授精。整个操作过程力求迅速,在2――3分钟内完成。若在室外操作应避免阳光直射。授精后5――10分钟,虹吸出上部的水,然后用等温清水冲洗受精卵1――2次,再徐徐地将卵均匀地倒入孵化容器中的鱼巢上,让其孵化。

    3.3产后亲鱼培育

    亲鱼产卵结束后,应及时将亲鱼雌雄分别移入与原池水温基本相同的饲养池中精心饲养,尤其是珍贵品种。产后亲鱼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分离雌雄鱼、更换饲养容器及以后清污、换水时,要用盆连水带鱼一起取出,确保体质虚弱的鱼体不再受机械损伤,若已受伤应在伤口处涂抹消炎药物并在池中投放2――3克/立方米的呋喃西林或0.2克/升的食盐消毒。二是饲养前后的水质相同,水温差不超过2℃,最好将产后亲鱼放回原池中静养。静养时,池水要清新,经常加注新水,根据情况及时排污。三是根据亲鱼食欲情况及时投喂适口和优质的饵料。一般亲鱼产卵后体质虚弱、食欲差,应减少投饵。产卵当天停食或少食,以后给食量为平常日投饵量的1/2――1/3,且要喂优质活红虫、螺类等饵料,以助其体力迅速恢复,待其体质基本恢复正常后,方可按正常饲养技术来管理。

    3.4孵化

    将孵化容器消毒、洗净,注入孵化用水。孵化用水最好用无污染无敌害的江河水、井水、自来水等,其中以存放2天以上的自来水最好。待水温与产卵水温相近时放入消过毒的鱼巢。一般水深25――30厘米,每平方米放鱼巢6――8个;若孵出的仔鱼至幼鱼前的一阶段要在该容器内培育,放鱼巢密度要降低至3――5个。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水温关系密切,在水温18℃时需要5――7天,在水温22℃时需3――4天,水温25℃时,需2――3天。据笔者实践,水温控制在最佳范围18――24℃内,孵化时间控制在3――4天,畸形率低于5%,孵化率高达90%以上,孵出的仔鱼体质最佳,且优质鱼数量最多。

    孵化时首先要注意及时清除鱼巢上乳白色的未受精卵,以防污染水质。其次,注意水温的急剧变化,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定时换水,保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可用增氧泵增氧。

    4苗种培育和选育

    4.1鱼苗培育

    受精卵经过3――7天孵出仔鱼,其不吃、不动,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黄为营养,在孵出3天左右卵黄消失,仔鱼开始自由游动并开口摄取外界食物,这时开始投喂较小的轮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单细胞藻类等活饵料。若缺乏活饵,要喂煮熟的鸡蛋黄。投喂方法是:用两层纱布将蛋黄包好、捻碎,然后将此纱布包在鱼巢和池边水面上轻轻拍动,使蛋黄颗粒通过纱布孔隙呈云雾状均匀悬浮在水中供仔鱼摄食。一般每天喂1次,投饵量以投饵后1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为保持清新水质,投蛋黄时应及时清污。7――10天后仔鱼长到1厘米以上时,取出鱼巢,改喂小鱼虫、大轮虫等,鱼苗池内应不断保持有鲜活的饵料。鱼苗长至2――3厘米时,每5――7天清污换水1次,加水时应沿容器壁徐徐添加,以免损伤幼鱼,饵料可投水蚯蚓、黄粉幼虫及适口的配合颗粒饵料。

    4.2苗种选育

    鱼苗的培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择优汰劣的过程,苗种择优一般在仔鱼孵出后的3个月内进行3――4次。

    第1次挑选在仔鱼孵出后的20――30天内进行,鱼苗体长达到3厘米左右。主要是选留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脊柱笔直,各鳍无畸形或缺陷,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对其它个体淘汰掉或另行培育出售,但品种不同,其生长速度和形成斑纹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品种特征显现时间也有早晚。例如:昭和三色锦鲤在孵化后15天左右开始显现,黄金类锦鲤则在孵化后50天左右显现。

    第2次挑选在第1次挑选后20天左右开始,选择标准为各鳍形状是否优美,尤其胸鳍,头形是否对称,眼、吻、触须是否变形,色彩是否鲜艳浓厚,图案斑纹是否清晰,品种特征是否明显等。

    第3次挑选与第2次挑选间隔20天左右。选择标准:鱼鳍大小比例要适宜,色彩鲜明,白底要雪白,不能有污点,红斑要求边缘清晰,黑斑要浓淡均匀,斑纹左右平衡,若在吻部及尾柄部有白色部分要清晰,品种特征明显等。

    第4次挑选与第3次基本相同。

    经过上述3――4次挑选,一般每尾鱼所繁殖的后代中,最终符合要求的仅为1000――3000尾或更少。

    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早在近200年前,日本人发现了这种鲤鱼的色彩变异种,经过人为地培育改良,逐步形成极富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锦鲤因其体色鲜艳,斑纹灿烂,游姿高雅,体态优美,躯干雄健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养鱼爱好者非常希望能繁育出优良珍贵品种,因此了解和掌握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是很重要的。 
上一篇:煲仔鱼丸
下一篇:鱼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