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鱼药

浏览次数:288
    笔者按照水产养殖的不同时期,将科学使用鱼药作归纳如下:

    1.前期从苗种放养到6月10日之前为前期,这段时期也称安全期。通常水产是不发病的,可如今,有时也常暴发各种疾病,这时期需用3次外用药和2次内服药,作为预防。具体做法是:(1)放苗种后的第2至第5天内、4月底和6月10日左右各用1次外用药(不包括杀虫药)以调节水质控制有害菌类数量。(2)4月20日左右,即大麦黄、白露时期和5月20日~6月10日之间各用1次内服药,以防止肠炎和烂鳃病发生。

    2.中期6月20日~7月20日为中期,这时期又称危险期。中期是鱼类(包括虾、蟹、甲鱼、贝、藻在内)生长最快、温度高、发病率高的时期,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全军覆没。这时期的预防尤为重要。一般按10~15天用1次预防药,共需用3次外用药来调节水质(杀虫药除外)再用3次内服药防止肠炎、肝硬化、出血等细菌类疾病和病毒类疾病发生:

    3.后期从7月20日~8月20日,这时期是强化培育期与病害危险相混期。水温由高逐渐到低,在天气反常的年份,8月份的水温会很高,这极有可能造成反复发病。这时期建议用1~2次外用药,2次内服药(不包括促生长素)即10~15天各用1次外用和内服药。

    4.上市及越冬期8月20日之后,气温逐步下降,但是鱼虾、蟹等正是大量吃食贮存脂肪的时候,也是不断捕捞上市之时,当水温下降至5~15℃时,某些品种开始集中上市和并塘越冬,这一时期需做以下安排:(1)每次捕捞后,需立即施外用药1次。(2)并塘越冬的成鱼及鱼种,在并塘后第3天需用1次外用药,特别是河蟹种及虾种越冬前需使用1次杀菌药和1次杀虫药,这有利于提高越冬成活率。

    常用药物介绍

    1.外用药中的杀菌消毒药

    (1)氯制剂:原料药中有二氯、三氯、二氧化氯,成品有高效菌毒清、速效菌毒净。(2)溴制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3)杀虫药:杀鱼虫、混养A杀、速康B1型等专杀寄生虫、纤毛虫、锚头鳋、鳃虫等。(4)水质调控药:杀藻剂和水质净化剂等。(5)鱼体消毒药:以高锰酸钾、磺制剂等为主。

    2.内服药物中以抗菌为主的药物

    (1)原料中抗菌药物有:盐酸氟派酸、盐酸恩诺沙星、伊维菌素、红霉素、正大霉素等。(2)成品内服药有:肠炎灵、鳃病康、止抖灵、强力止血灵、鳖康福、蜕壳促长宝等。

    以上这些常用药物中原料药物可到兽医部门购买,成品药在正规的鱼药门市部都有售,其中江苏百奥水产药业生产的成品药占多数。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