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笋壳鱼人工养殖技术

浏览次数:442
    泰国笋壳鱼学名斑驳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是淡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为暖水性经济鱼类,在广东及东南亚的华人俗称为笋壳鱼,因该鱼最早由泰国进口至国内,又称为泰国笋壳鱼。我国在1988年开始从泰国引进亲鱼,进行人工繁育苗种研究,1999年批量从产地国进口苗种开展试养,但至今未能在国内形成规模化商品性的养殖生产。主要原因:一是进口苗种成活率低,本土苗种繁育未能规模化;二是养殖方式不同于产地国,未能完成其各生长阶段的食物链特性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等因素,限制了该鱼在国内的养殖推广和发展。

    1 人工养殖

    1.1 池塘养殖

    养殖泰国笋壳鱼的池塘面积3亩为宜,通常不大于8亩,水深1.5m,淤泥少,水源良好。亩放养苗种3000~3500尾。初次养殖泰国笋壳鱼,选一次养成方式为宜。

    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除去野杂鱼类,塘底要布设人工鱼巢,可采用直径11cm、长35cm的塑料管,用两根2m木条将9个塑料管扎成排,视养殖密度每亩约80排。人工鱼巢要离开塘底20cm,用桩架固定,并稍倾斜,避免管内积聚泥土、鱼粪。人工鱼巢是有效扩大养殖生态面积,增加养殖密度,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当池塘水温在22%以上、容易培育生物饵料时,可投放鱼苗。池塘水深1m,用塑料布分隔出1/3的水面,根据塘底的肥力,在这1/3的水面施放250~500kg经发酵的粪肥或机制有机肥,施肥同时用5g/立方米的强氯精消毒水体,经5~7d培养出大量水蚤等浮游生物后,可投放苗种,如果全池塘的生物饵料充足,青虾资源丰富可不用分隔方式。放苗时苗种袋与池塘水温相差不应超过2℃。

    由于泰国笋壳鱼苗种体表鳞片的特殊性,规格3cm以上的苗种在运输过程中易擦伤,放养前消毒处理不当,会降低成活率,因此选购经消毒包装,规格为2~2.5cm可直接放养的苗种为宜。

    苗种集中在这1/3的水面进行第一阶段的培育。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1周鱼苗即可长至3cm,1个月可达4~5cm,这时可以撤去分隔池塘的塑料布,让鱼种进入大塘进行第二阶段培育。在此之前,在池塘另外2/3的水面放养培育活饵料。活饵料最好是放养体型小、繁殖力较强的鱼类鱼种,每亩不少于1万尾,在鱼种进入第二阶段培育时,同时投放可在淡水条件下自然繁殖的青虾苗,每亩不少于 50万尾,或分批投放已淡化的罗氏沼虾苗,按养虾标准定时、定量投喂虾料,鱼苗捕食塘中的虾苗、鱼苗、小虾、小鱼,养成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

    3~4个月后可长至10~12cm、20~30g,转入成鱼养殖,在成鱼养殖期,可每亩套养白鲢50~100尾,有利于控制水质。当养殖水体中的活体小鱼、虾量不足时,泰国笋壳鱼转向摄食人工饲料,要适时投放冰鲜鱼肉块或人工合成饲料、人工合成粉状饲料,蛋白含量不低于38%,投饵料时要设食台,每亩分布6~8个吊篮,距离池底约20cm,以适应泰国笋壳鱼不喜游动的特性。

    将经加工后的块状饲料或冰鲜鱼肉块投放在吊篮中,每日下午投喂一次,次日清晨检查清洗吊篮,根据摄食情况,酌情增减饲料量,剩余饵料可倒入池塘中喂养小鱼、虾。饵料系数:投喂小杂鱼为6~8,投喂人工合成饲料为2~2.5,养殖6~7个月可达到商品规格。小鱼、虾与泰国笋壳鱼混养,构成了良好的食物链,小鱼、虾不仅是泰国笋壳鱼的最佳饵料,同时也有效地起到清理剩余饵料,保持水质稳定的作用。

    1.2 池塘网箱养殖

    泰国笋壳鱼进入养成期时,使用地笼箱捕获大规格鱼种,分规格转入在同一池塘内设置的网箱养殖,是解决一次养成规格差异性、分批养成上市的一种养殖方式。养殖密度10~20尾/平方米,捕获时造成体表损伤的鱼,应按鱼体表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处理。

    通常用网箱养殖的池塘面积6~8亩,水深1.5m以上。高温季节,1m水深处不宜超过32%,可在水面放养浮萍、水葫芦降低水温,采用流水方式或设置叶轮式增氧机,定时增氧,改善水质。

    养殖网箱材料采用无结网制作,30~50g/尾的鱼种,使用无结网目为1.5cm,100g/尾的鱼种使用无结网目为2.5cm。网箱规格可根据条件选用3m×4m、4m×6m,网箱采用浮性材料使箱口高于水面20cm,底部离塘底20cm。根据网箱大小,安放人工鱼巢3~4排,设置1~2个吊篮作为食台。

    1.3 水泥池养殖

    利用具有保温条件的养鳖业设施养殖泰国笋壳鱼,不仅可使养鳖业的温室重新发挥效益,又是逐步实现工厂化养殖泰国笋壳鱼的好方式,适宜冬、春气温低的地区养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5月水温达到22℃时,青虾大量繁殖,用池塘养殖笋壳鱼,9~10月起塘转入温室养成,次年可达到商品规格。

    在池中设置人工鱼巢,使用微循环水或定时充气增氧,定期抽污,防止水质恶化。使用食台投喂饵料,每d下午投喂,次日检查清洗食台。养成池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30~50g/尾以上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为8~15尾/平方米,在掌握该鱼的养殖技术特点后,养殖密度可逐步实现30~50尾/平方米的高密度工厂化生产。

    1.4 混养

    以主养单性罗非鱼、河豚鱼的养殖池,在人工饵料喂养条件下,通常淡水虾较多,是泰国笋壳鱼的最佳饵料,每亩可同期投放50~80尾泰国笋壳鱼苗,安置少量人工鱼巢,每亩可同时增收泰国笋壳鱼20~30kg。

    2 病害防治

    2.1 寄生虫病

    泰国笋壳鱼最常见的是寄生虫病,锚头鳋寄生在鱼的胸鳍、腹鳍下,将鱼捕起十分容易看到,鱼得病初期并无不适,鱼体被锚头鳋寄生叮咬处,因表皮被破坏容易感染多种体表性疾病和并发症,表现为伤口局部红肿、化脓,最终引发鱼血液系统感染而死亡,防治不及时或不能坚持彻底杀虫,在一定时间内虽不会造成大规模死亡,但零星死亡不断。彻底杀灭寄生虫是泰国笋壳鱼养殖中首要防病措施。泰国笋壳鱼耐药物毒性能力强,使用高出标准值1~2倍的药物未见其有损害,各类水产杀虫剂均可使用,由于泰国笋壳鱼底栖在池底,使用剂量与池塘水肥度相关,用水泵保持池塘水体循环增强药效,间隔7d使用第2次。敌百虫可使用浓度1~1.5g/立方米,并视治疗效果调换杀虫剂种类,彻底杀灭各类寄生虫。

    2.2 细菌性疾病

    由于泰国笋壳鱼鳞片呈梳齿状,倒刺性极强,在捕捉时相互摩擦,造成表皮损伤不易察觉而致病,是运输、分养、转塘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在大规格鱼种放养初期,常见症状是鱼鳞、鱼鳍损伤处红肿或霉菌感染后的棉絮状增生物,尾部鳞片脱落表皮溃烂,因此在初次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中间起捕。分规格养殖、必要的养殖转移或采购大规格鱼种放养时,对凡是擦伤的鱼都要先用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h消毒伤口,然后用20mg/立方米含量10%的聚维铜碘加0.6%的盐配制消毒水,在水泥池、方形塑胶桶中暂养2d以上,消毒水要现配现用,每d换消毒水1次,在药水浸泡时要保持充氧,经过表皮治疗康复后,才可转入正常养殖。

    高温季节可周期性使用石灰20~40g/立方米及各类水产用消毒剂2倍的剂量全池泼洒消毒。

    3 捕捞、包装及运输

    泰国笋壳鱼长至400g/尾以上时就达到商品规格,通常规格越大价格越高。养殖12~14个月,最大个体可达650g以上,平均规格400g。获时可捕大留小,选择上市,不能上市的应集中继续养成。

    在捕捉时应使用平底手抄网,减少鱼体损伤,泰国笋壳鱼有钻泥不动的习性,干塘收捕时要注意捕捉干净。泰国笋壳鱼离水后只要保持湿润、阴凉,可存活数十小时,活鱼可在无水条件下长途运输,用直径18.5cm×80cm双层塑料袋不带水、充足氧气可装400~500g/尾商品鱼4尾,每箱6~9袋叠放在泡沫箱中,经20h运输仍然存活完好。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