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鳢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浏览次数:521
    塘鳢,学名河川沙塘鳢(Oclontobutis pota-mophila),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为底层肉食性小型鱼类,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附属水域,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底层淤泥及杂草等水生植物上,游泳能力弱,行伏击性摄食方式。塘鳢个体虽小,但肉多刺少,肉味鲜美,在江浙一带是群众喜爱的传统名肴,尤以每年繁殖季节前后的"菜花塘鳢"最为出名。塘鳢过去产量主要靠天然捕捞,由于长期滥捕,加之由于现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水域环境逐渐恶化,适宜塘鳢生长繁殖的水域日趋减少,因而天然捕捞产量逐年降低,其资源日益枯竭,受市场经济的刺激,广大养殖户对塘鳢池塘养殖的积极性很高,但受苗种供应的限制,养殖生产一直未能大面积开展。为了解决苗种供需矛盾,现将塘鳢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为养殖创造条件。

    1 汞本的准备

    1.1 亲本规格

    一般要求雌性塘鳢体重在100g以上,雄性在75g以上。

    1.2 亲本年龄

    2龄以上性腺已发育成熟的塘鳢。要求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无寄生虫。

    1.3 收集时间

    亲本收集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年底到第二年的3月份,分批采集亲本时,尽量把同一批次的放养在一口塘内。

    2 亲本的强化培育

    2.1 池塘条件

    塘鳢的亲本培育池面积以1.0~1.5亩为宜,水深1.5m左右,要求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
    2.2 清塘消毒

    培育池塘在亲本放养前的一星期进行清整,清除过多的淤泥,然后进行清塘消毒,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50kg化浆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菌及其它敌害生物。

    2.3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塘鳢亲本培育池内池底要求种植一定量的水草或堆放水花生,并在池塘四周浅水区域放置鱼巢,鱼巢用两片对合的瓦片扎成,为亲本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2.4 亲本的消毒

    收集的亲本在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min,进行鱼体消毒。

    2.5 放养密度

    塘鳢的亲本培育每亩放养500组1000尾左右,雌雄比为1∶1,或雄鱼略多。

    2.6 投饲

    亲本入池后要根据天气、水温等情况投喂充足的新鲜饵料鱼,饵料鱼的大小要适口,特别是3~4月份,随着水温的升高要逐渐增加投喂量。日投喂量根据池塘内亲本的数量而定,一般为鱼体重的3%~5%,投喂量另外还要根据亲本的摄食和活动情况而定。

    2.6 日常管理

    开春后,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定期适量换水,另外要定期泼洒少量生石灰调节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勤巡塘、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塘鳢性腺发育情况。

    3 人工繁殖

    塘鳢的人工繁殖可根据需要或条件在网箱中或池塘中进行。利用网箱进行塘鳢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就是将网箱直接架设在成鱼池中,其优点在于不需要专门的苗种培育池,可根据苗种需要量定量生产,生产出的苗种直接下塘,而且技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3.1 塘鳢的雌雄鉴别

    塘鳢雌雄的区别很明显,特别是在繁殖季节,雌鱼的生殖突宽而圆,呈扁管状,末梢有两个小的突起,而雄鱼的生殖突薄而尖,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后方;另外,雄塘鳢身体比较粗大,头也较宽,体色较雌鱼为暗;雄鱼的鳞光滑,而雌鱼粗糙,腹部较大。

    3.2 在网箱内繁殖

    3.2.1 网箱准备产卵箱的规格在2m×1m×1m以上,孵化箱规格在6平方米以上,均由绿纱或密目网制成,架设于池塘中。

    3.2.2 设置产卵巢在产卵箱内放置产卵巢,产卵巢可用两片对合的瓦片扎成,一般每平方米网箱放置10个。

    3.2.3 挑选塘鳢亲本4月中旬,将塘鳢亲本培育池的水抽干捕捉塘鳢,挑选性腺发育较好的塘鳢按雌雄比1∶1的比例放入产卵箱,每平方米网箱放入10组。

    3.2.4 诱导产卵塘鳢人工催产不需要注射激素,主要靠环境因素的变化刺激来实现,采取池塘大换水或向网箱内冲水的方法,促进塘鳢相对集中产卵受精。

    3.2.5 受精卵孵化将附有塘鳢受精卵的产卵巢窝移到孵化网箱,密度为每平方米放一个产卵巢,使受精卵在孵化网箱内孵化,同时将守巢雄鱼也同时移入孵化箱。由于塘鳢受精卵的孵化时间较长,易发生水霉病,因此需定期使用福而马林溶液,一般每2d一次,浓度为25×10E-6浓度,泼洒于网箱内。

    3.3 在池塘内繁殖

    3.3.1 设置产卵巢在塘鳢亲本性腺发育成熟前,向塘鳢亲本培育池内投放用两片瓦对合扎成的人工产卵巢,数量依亲本组数而定,一般比亲本组数稍多为宜。

    3.3.2 诱导产卵诱导产卵的方式与前者相同。在4月下旬,亲本的性腺已基本发育成熟,通过大量更换池水,可诱导塘鳢亲本基本同步产卵受精。

    3.3.3 受精卵的孵化定期检查产卵巢,将附有受精卵的产卵巢及时移出放入水泥池孵化。水泥池的面积不需要太大,有10~20平方米即可。每平方米水泥池配备散气石1个,连续冲气增氧,冲气量控制在水面出现微波即可。水温在26℃左右时,大约经过5d的孵化,仔鱼即可出膜。由于孵化时间相对较长,孵化期间要注意防止水霉病的发生。

    4 夏花培育

    4.1 网箱培育

    塘鳢受精卵在孵化箱内孵化出膜后,可在孵化箱内直接培育成夏花。塘鳢仔鱼孵化出膜3d后,投喂枝角类、桡足类、煮熟蛋黄、豆浆等饵料,同时将雄塘鳢移出,以免吞食小鱼。投喂量根据吃食情况而定,不能过量投食。随着塘鳢仔鱼的生长,适当增加投饵数量,后期增投鱼浆及含高蛋白的饲料。经1个月左右时间的培育,塘鳢夏花规格达到2.0~2.5cm后可直接下塘养殖。

    4.2 池塘培育

    4.2.1 池塘准备鱼苗下塘前半个月开始清整夏花培育池,清除过多淤泥,开好"井"字形集鱼沟,每亩用150kg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浇。放养前7d左右,注入经筛绢过滤的水50cm,并施人腐熟有机肥200kg/亩培育天然饵料,以提高鱼苗下塘成活率。

    4.2.2 鱼苗放养在水泥池孵化的鱼苗经7d培育后可转入池塘培育,亩放养量在30万尾左右。

    4.2.3 投饲管理在天然饵料充足的情况下,放养后的头几天不需要投喂,一般在第4d开始投喂鱼浆等动物性饲料,投喂量根据鱼苗的吃食情况而定。日投喂2次,上午投喂量占30%,下午投70%。投喂量要充足,以免因投喂不足而产生个体大小差异及相互蚕食。每星期加水一次,每次20cm,若水质过肥,可适量套养部分花白鲢鱼种。

    5 注意事项

    5.1 亲鱼收集

    亲鱼应量提前收集培育,切不可收集电捕的塘鳢作亲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2 加强管理

    利用网箱培育夏花时,要定期洗刷网箱,以免污物堵塞网眼,影响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投饵要定时、定量、定质,随着鱼体生长增投饵料。

    5.3 鱼病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使用生石灰泼洒,调节水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使鱼苗快速生长,防止鱼病发生。

    5.4 种植水草

    在池塘中培育塘鳢苗种,清塘后应移栽部分水草,为塘鳢鱼苗提供栖息隐蔽场所,减少鱼苗的互相残杀。


[ 水产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