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斑萎病毒病这样防

浏览次数:359

  近日,许多菜农打来电话咨询,番茄斑萎病毒病怎样防治效果最佳?针对番茄斑萎病毒病,省农业科技110蔬菜专家赴全省各地蔬菜重点区域,进行调查指导,并提出防治预警建议。

  苗期染该病后,幼叶呈紫铜色卷曲,叶片上有许多黑斑,叶片背面脉紫色失绿,茎秆产生退色条斑,病株生长缓慢或矮化、落叶、萎蔫、萎缩,产量下降,严重时植株直接萎蔫枯死,此症状很容易和条斑病毒混淆。番茄在结果期染病,果实表面出现退绿凸起环斑,轮纹不明显,或呈瘤状突起的褐色坏死斑,可造成病果脱落。如果果实成熟时染病,病斑轮纹明显,退绿斑点在有色期最明显,较严重时果实呈僵缩,病斑变褐坏死,脐部症状很容易和脐腐病相混淆,应注意识别。

  对番茄斑萎病毒病,若不能对症下药,就很难得到有效防治。因此,很多菜农对番茄斑萎病毒病头疼不已,番茄斑萎病毒病是通过植物寄主间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刺吸或害虫,如蚜虫、飞虱、蓟马传播,同时,高温、干旱也利于发病。田间管理差,农事操作中病健株相互摩擦,也可引起发病。目前还没有对该病毒直接有效的防治措施,只能通过防治刺吸式害虫、加强农事等措施进行防控。在棚室防治用15%异丙威熏蒸杀虫,每亩用250克,同时铲除杂草;棚室内可悬挂黄色粘虫板防控,培育壮苗,拔除病株;番茄定植后,发现刺吸式害虫,及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也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最好喷到茎基部,以杀灭根部幼虫和蛹。用20%吗啉胍?铜300倍液防治,或用香菇多糖300倍液防治,对番茄花叶病毒病、斑萎病毒病均有一定效果。



[ 蔬菜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