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瘟病的防治技术

浏览次数:481
  姜瘟病是生姜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是一种较难防治的经由土壤传播的细菌病害。病菌可以侵染44科近300种植物,并且流行性很强;一旦侵染,24小时就能显现症状。
  
  病菌主要侵害姜的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尤其是危害肉质的地下茎,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组织软腐、发臭,最终病组织消解,仅剩表皮,可以挤出白色粘稠液体。地上茎受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最后仅残留纤维。病株叶片初期变黄,边缘卷曲,后期叶片萎蔫,以至整株枯死。
  
  带菌种姜和重茬姜田是发生病害的根源,水是传播姜瘟的主要途径。因此要精选种姜,单收单贮,严格剔除带病种姜,特别是在新开发的种植区;其次是严格实行轮作倒茬制度,最好做到间隔3年,其间种植葱蒜、韭菜、甘薯、水稻、玉米等,不能种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花生、芝麻等;排涝、控制灌水次数和增施有机肥,增加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特别是对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也能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姜瘟病的重要手段。种植前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灭菌成)水溶性粉剂、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500ppm浸种。发病初期可用以下药剂灌根或喷淋: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灭菌成)水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琥珀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王铜悬浮剂800~1000倍液;有报道加瑞农、敌磺钠(敌克松)、叶枯宁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蔬菜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