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几种常见真菌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浏览次数:558
  常见杜鹃病害中,主要真菌病害有杜鹃白粉病、锈病、灰斑病、疫病、饼叶病等,这些病害主要危害杜鹃的叶片、幼枝、芽和花器,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很大损失。 

  (一)以下病害主要区别是: 1.杜鹃白粉病:一般发生在生长中后期,起初为退绿斑,而后长出白色菌丝层,产生大量白粉状分生孢子层,后期成灰褐色 2.杜鹃锈病:初期叶背点片发生透明的金色或浅褐色孢子堆,中后期叶片出现黄褐色或红色叶斑。 3.杜鹃灰斑病(炭疽病):叶斑较大,正面银灰色,边缘暗褐色,背面浅褐色,上生突出小黑色。多发生在日灼、冻害部位。 4.杜鹃疫病:一般主根茎基部变褐腐烂,顶端芽、叶片变褐、弯曲及下垂;嫩枝溃疡和皱缩,常“死顶”。茎基部溃烂一圈后,上部枝叶片即枯萎。 5.杜鹃饼叶病(叶肿病):受害的嫩叶、新梢、花芽等肥厚肿大,常造成瘿瘤(横切10―20毫米)浅白色,重者叶畸形,新梢丛生,芽成球形,花成腊质瘿瘤,病部表面灰白色或粉红色。 

  (二)杜鹃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杜鹃真菌病害的发生条件是高湿、郁闭,光照不足以及以冻伤、日灼等。其次是连年栽培菌源逐年累加,以及偏施氮肥,浇水过频。栽培中防治方法主要是①改善杜鹃生态环境,加强通风透光,减少创伤,更换盆土。施用复合肥料。及时剪除病残枝条。 ②药剂防治:对于杜鹃白粉病、锈病,用25%粉锈宁1500倍液防治;或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防治杜鹃灰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600倍液。 防治杜鹃疫病:用1%波尔多液;或用0.1―0.2%硫酸铜液喷雾。还可用瑞毒霉6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防治。 防治杜鹃饼叶病:用100―15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度石硫合剂喷雾。 
 


[ 花卉种植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