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病是柑桔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害传播快,果园寿命短,导致种植效益低。连续暖冬天气,有利于黄龙病的大发生。黄龙病可以通过嫁接传染和人为的远程传播,例如引进种苗、接穗或携带带毒的传病害虫。在田间,柑桔木虱从病树向健树传播病原。柑桔木虱一年七个世代,以成虫越冬为主。喜通风透光、干燥的环境,在幼龄桔园较多,因此加强幼龄果园的治虫防病,是防治黄龙病十分重要的环节。马水桔的萌芽不但有利于木虱的繁殖,亦有助于木虱吸取病原传病。因此,马水桔萌芽期可能亦为木虱传病期,其中以3--5月较为重要。木虱基本固定在一个植株,不轻易移动,因此果园中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和传播的方向。高龄若虫和成虫可传病,低龄若虫不传病,1--3头虫就可以有效地传病。大面积桔园中的病株积累到一定数量,就会发生暴发流行,因此对病株的清除应尽早、及时。
黄龙病的初期症状是新梢黄化。典型的类型为斑驳叶,春梢叶片转绿后,从基部和近基部的边缘开始叶肉退绿黄化,侧脉保持绿色,黄化扩展不均,形成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硬、叶脉肿大或木栓化开裂。另一类型为均匀黄化叶,夏、秋、冬叶片不能转绿或转绿中途停止,病叶变硬、无光泽、叶脉肿大。初病树常在树冠顶部的新梢发病,俗称“插金花”、“黄龙”。中后期的症状较复杂,病树新梢短小,常出现好似缺锌、缺锰状的花叶;出现较大量的落叶,须大力摇动叶片才脱落。水害、环割等引起的黄化落叶,轻摇树干就会落叶,可以区别。烂根则易与水害、肥害、根系病害相混。中后期的典型症状是早花和病枝上结的果不能正常成熟的红鼻果(南非称为“青果病”)。田间诊断必须及时,以初期典型症状为主。在5月、7月查春、夏梢“黄龙”,10--12月诊断秋梢“黄龙”和“红鼻果”。
黄龙病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防止病原的传播。建立无病苗繁育体系,选择本地优良单株。老柑桔园须全面清除以后,改良土壤1--2年后方可重新种植马水桔,新园距离老园2公里以上。
2、及时清除田间病树。幼年柑园,各次新梢期检查发现病株,立即喷药杀虫后挖除病株。在5--6年内坚持及时清除病株,就能很好控制黄龙病。对重病桔园、荒弃园应坚决清除。
3、及时防治传病害虫。加强肥水管理抹芽控梢,使新梢整齐,有利于防治传病害虫。新梢期及时喷乐果、敌敌畏等农药保护新梢。及时抹除零星萌发的“脚头芽”和冬季零星生长的新梢,并喷除虫。在园挂置黄色诱虫板监测和诱杀柑桔木虱。
4、药剂防治。据报导,广东省珠海市绿宇生化技术研究所研制的36%降黄龙可湿性粉剂,经广东、福建、广西、四川等地柑桔橙柚主栽区试验表明,用于防治柑桔橙柚黄龙病,喷药7天,叶脉叶色转绿;施药15天检查,叶脉叶色转色率达90%;施药30天后植株有根本改善。同时对于黄龙病病媒柑桔木虱和蚜虫,喷药48小时,杀虫率达98%,可以选择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