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畸形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浏览次数:388
    一、草莓畸形果的发生原因

    1.气候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草莓畸形果发生的主要因素。草莓花期遇连续阴雨或空气湿度过大,导致花药开裂受阻,花粉传播不良,影响雌蕊柱头受粉;花期温度低于0℃亦会影响授粉受精。此外,低温和阴雨伴随的光照不足造成花粉发育不良,发芽率低下,从而影响授精受粉和果实发育,导致畸果形成。在安顺,草莓花期适逢冬季和早春时节,气温低、雨月多、光照不足,是草莓畸果形成的主要物候因素。

    2.品种特性

    草莓不同品种间花粉发芽率不一而使畸果率表现出较大差异。花粉发芽率高的品种如章姬、童子一号、全明星、丰香等畸形果率较低,而硕丰、硕蜜等品种畸果率高达30%,花序级数过高的品种着果不一,养分分布不均,畸果率较高,如金香、春香等品种。此外,抗病性能差的品种在花期感染后,亦会加重畸形果发生。

    3.病虫危害及用药不当

    草莓栽培过程中发生的多种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黄萎病均会导致光合作用及养分代谢受阻,螨害和斜纹夜蛾等虫害则对植株造成机械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畸果发生。而不当的用药防治非但达不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相反会对草莓产生毒副作用,致使花粉发育受损,花粉发芽率降低,从而大大增加畸形果发生,尤以农药浓度过大和花期、小果期用药影响最甚。

    4.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的棚室地块发生严重。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偏施氮肥致枝叶徒长,过度繁茂、畦面过低不平等综合因素形成郁闭高温的小气候,极易加重畸形果发生。

    二、防控对策

    草莓畸形果的防控应立足于以农业控制措施为主,优先实施农业栽培措施,充分利用保护地生态的可控性和蜂媒昆虫的有效性,选用无害化农药控制病虫发生,确保植株生长旺盛和果实健壮发育。

    1.调控温度和湿度

    为防寒保温,应于10月下旬在草荀进入体眠前覆盖地膜,花期要根据其生理特性加强对温度的动态调控,通过适时放风使白天温度控制在23~25℃,夜间温度控制在8~10℃为宜,通过通风换气和必要时加盖中棚降低空气湿度,使棚室的相对湿度保持在白天60%左右,夜间80%~90%,既满足草莓生长的需要,又不易诱发病害。

    2.选用抗病良种

    这是控制畸形果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全明星、童子一号、章姬、红央等浅体眠型品种具有耐低温和弱光,抗白粉病的良好特性,适合当地优质高产栽培,同时表现为花粉强健,不易产生畸形果。

    3.加强管理,实施健身栽培

    在定植前10d,按30t/公顷有机肥兑配1.5t生石灰均匀与土拌合,灌水盖膜,利用有机肥腐熟产生的高达60℃的酵热清洁土壤、消灭菌源,丰富土壤肥力,以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增强群体抗逆能力;在开花前适量疏除高级次花蕾,确保养分集中,着果整齐;落花后摘除花序顶果及弱势侧芽和衰老病叶可增加全株重量提高果实糖分和商品果率,保持棚室整洁通透,增强植株光合效率,抑制畸果和病虫发生。

    4.放蜂传粉

    放蜂传粉是促进授粉受精,防控草莓畸形果形成的有效措施。在花期前三天将蜂箱放置于棚内向阳处,蜂箱底围铺麦草以增加箱内温度,促使蜜蜂在低温条件下提高采粉力,每亩棚室面积投放一箱蜜蜂授粉,辅以蔗糖水(1∶1)作为蜜蜂的补充营养,保持棚室通风,严禁使用农药。与不放蜂区相比,此项措施可提高草莓的授粉受精结实率,使草莓正常果增加近三倍。

    5.科学用药,适时防治

    草莓生长期发生的多种病虫害以白粉病和灰霉病为重。应立足于勤检查、早发现,将发病中心及时控制在较大面积扩展危害之前。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合理混配交替,严格控制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杜绝花期及小果期用药。在草莓定植后开花前采用15%粉锈灵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或2%的抗霉菌素AC等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10d喷雾一次,连续三次用药即可有效押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 果树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