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全生育期90天。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株高8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6.4万穗,穗粒数25粒,千粒重36.5克。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慢条锈病,中感根腐病,高感赤霉病。2000/2001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4/817克/升,蛋白质含量16.2/19.3%,湿面筋含量37.8/38.3%,沉降值56.9/52.2毫升,吸水率67.6/65.6%,面团稳定时间5/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0/60E.U,拉伸面积25.2/15.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24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8%;200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9.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6%,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219.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减产0.9%。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9.8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亩基本苗33-40万株为宜。施肥上控氮增磷,亩施纯氮2.5-3.0公斤,纯磷4-5公斤,氮磷比1:1.5为宜。注意防治赤霉病和防倒。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西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