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雪腐病

浏览次数:414
    症状 又称灰色雪腐病。主要为害小麦幼苗的根及叶鞘和叶片,一般易发生在雪覆盖或刚刚融化的麦田。病株上初生浅绿色水渍状病斑,布满灰白色松软霉层,后产生大量黑褐色的菌核。病部组织烂腐、病叶极易破碎。此病新疆发生较重。

    病原 淡红或肉孢核瑚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菌核球形至扁球形,初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大小0.5―3.0×0.5―2.5(mm)。每个菌核能产生1个子实体,个别产生4个。子实体柄细长,有毛,基部膨大。担子棍棒状,顶生担子梗4个,上生担孢子。担孢子顶端圆,基部尖,稍弯, 无色,大小6―14×3―6(μm)。此外T.ishikariensis、T.idahoensis、T.graminum也可引起雪腐病。主要为害麦类及禾本科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生活。秋季土壤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从根或根颈及叶和叶鞘处侵入,菌核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进行扩展。病菌生长温限5―15℃,1―5℃时致病力最强。冬季积雪时间长,土壤不结冻,土温0℃左右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轮作或与玉米、胡麻、瓜类等作物倒茬。这里的轮作不是寄主作物和非寄主作物的轮作,而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轮作。将冬小麦改为春小麦,可避开冬季积雪这个发病有利条件,而且好的春小麦品种产量并不低于冬小麦。豆类作物可降低土壤中菌核的存活力,因此,倒茬尤其是与豆类作物倒茬有很好的减少菌源交梨。(2)增施有机肥和磷、外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宜浇水后占,播种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注意适期播种。冬灌时间不宜过迟,以防积雪后致土壤湿度过大。积雪融化后要及时做好开沟排水和春靶工作。收获后深翻。(3)药剂拌种,用40%多菌灵超微可湿粉按种子重量0.3%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