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浏览次数:475
    小麦吸浆虫又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疽虫、麦蛆等,分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小麦产区毁灭性的一种害虫。自2001年在山东汶上暴发成灾以来,近几年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空壳而减产。一般被害麦地减产40%左右,严重者减产8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

    1.发生规律

    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结圆茧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小麦拔节前后(3月下旬)土温达10℃左右,土壤水分达20%左右时,幼虫破茧上升到地表(3~7厘米)土层化蛹,小麦抽穗约70%的时期(4月20日前后),土温达20℃时,开始羽化为成虫,小麦抽穗至扬花期(5月上旬)雌虫产卵,卵产在小麦护颖上,经5天左右,卵孵化为幼虫,幼虫钻入正在扬花的小麦颖壳内,吸食小麦浆液,致使麦粒空秕,严重减产,幼虫期约20天,小麦乳熟期后老熟,在雨天或潮湿时从麦穗中爬出,弹落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第二年遇适宜的条件,成虫出土产卵,再为害小麦。

    2.发生原因

    小麦吸浆虫暴发成灾的原因主要取决于虫源基数,气候与土壤条件、感虫品种种植面积。

    2.1连年的春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不足,吸浆虫则滞留土中,逐年积累而越年羽化,为以后大发生埋下了隐患。

    2.2土壤耕翻次数减少,水利条件的改善,为吸浆虫生存、繁殖提供了条件,虫口密度逐年提高。春季雨期,与吸浆虫化蛹、羽化期相遇,羽化率明显提高。

    2.3连年种植内外颖扣合不紧,开花期长,籽粒皮薄的感虫品种利于吸浆虫取食、成活。

    3.防治措施

    由于小麦吸浆虫具有虫体小,为害隐蔽,治虫不见虫的特点,稍有疏忽就可能错过防治时机,所以应以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并举的原则。

    3.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颖壳紧密、籽粒灌浆快、种皮较厚的抗虫品种。

    3.2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耕翻暴晒或深耕,控制春后灌水、追肥。

    3.3化学防治 有3个适期为播种整地时,幼虫化蛹期(小麦拔节期)和成虫羽化期(小麦抽穗率70%时)。

    播种期每667平方米用小麦吸浆虫专用药剂4.7%甲拌?辛粉剂2.5千克拌毒土于耕后耙前撒施,防治越冬幼虫降低翌年的虫源基数。同时兼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及田鼠。

    幼虫化蛹期仍用上述药剂拌毒土撒于麦田内并耧划,使毒土混入土壤中,防治破茧化蛹的幼虫。

    成虫羽化期每667平方米用25%辉丰快克40毫升或5%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50毫升喷雾杀灭成虫和初孵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