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达成新合作

浏览次数:381
    中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携手培育小麦抗病新品种

    起源于非洲的秆锈病新小种Ug99已扩散到中东,很有可能传播到主产小麦的亚洲地区。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12月4日在北京签署一项总金额为300万美元的国际合作项目,双方对现有几千份小种品种在非洲进行鉴定,以筛选抗病品种,为预防Ug99做好技术储备。

    “新出现的小麦秆锈病新小种Ug99已成为关注焦点。”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岩永胜博士说,8年前首先出现在东非,已随季风发展到中东,并极有可能很快威胁到亚洲广大的小麦种植地。

    双方都意识到需要紧急保护大片小麦种植区,并尽快找到可以抵御此次锈病的品种。

    中国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石燕泉在签字仪式上表示,项目签署得益于农业部科教司“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这一合作项目为期3年,每年双方共同投资100万美元,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联合投资、共同受益的原则,建立联合抗病育种项目。

    据石燕泉介绍,中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合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十年来,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的支持下,双边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引进小麦优异资源1万多份,改良中心的小麦在中国的直接和间接利用面积超过400万公顷。 


[ 大田种植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