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茶叶夜蛾及其防治(上)

浏览次数:648

    茶叶夜蛾又称灰夜蛾、灰地老虎,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部分茶区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茶树害虫。目前已知分布于浙江、安徽、上海、江苏等省。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22毫米,翅展45~47毫米,体灰褐色。前翅灰黄至褐色,沿中线至基角色较深,具隐晦的外横线、内横线和外缘线,在外缘线处有7个黑点,中室附近有一字形的白线纹。后翅灰褐,肩角前缘黄白色。触角丝状。

    卵扁球形(底平),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淡黄色、棕黄色,近孵化时呈深褐色。表面有鱼篓状棱纹,纵棱约24条,横棱短而密,顶部光滑无冠纹。

    幼虫共6~7龄,4龄前虫体绿色,4龄后虫体逐渐粗壮,体色由绿色渐变为灰绿色、紫黑色。老熟时体长25~31毫米,前胸背板暗绿色,有2列黑点,前列6点,后列4点,背线红褐色,体节上长有短细毛。

    蛹红褐色,腹部第四节至第七节前缘有凹刻点,气门黑褐色,腹末具刺2枚。

    2、习性及规律

    茶叶夜蛾在浙江、安徽一年1代。卵在1、2月间孵化,以2月孵化最盛;幼虫在5月上、中旬化蛹;蛹羽化期自10月中旬开始直至11月底。

    蛹多在夜间羽化。成虫昼伏夜动,有趋光性。卵散产在茶丛枯枝落叶上。

    卵孵化后,幼虫爬至茶树中、下部成、老叶叶背,取食下表皮及叶肉,被害叶形成黄色枯斑。2龄后食成孔洞,4月上旬前(茶树发芽前期)均在成、老叶上取食,4月中旬后幼虫白天潜伏在茶树中、下部叶背,夜间则爬至蓬面取食新芽。4龄后食量猛增,白天潜伏在茶树根际落叶下或表土内,虫体卷缩,晚上上树残食鲜嫩芽叶,直至次日日出前再爬回根际落叶下或表土内。幼虫取食芽叶时,除一部分被蚕食外,大多将嫩茎咬断,芽叶跌落地面,大发生时茶丛下满地是新鲜的芽叶。大发生的年份,春茶前期(4月底前)茶树蓬面几乎无芽叶可采,给名、特、优质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