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花10号(花生)

浏览次数:468
    泉花10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以广A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1986年秋配组,1991~1993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1993年在区试的同时进行省级生产试验。1998年获泉州市1996~199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以来已成为福建省花生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当家品种,1999年全省种植51万多亩,占福建花生播种面积的36%左右。  

    特征特性  泉花10号属珍珠豆型,株型直立紧凑,主茎高45cm左右,侧枝长50cm左右,单株分枝数5~6条,小叶片椭圆形,叶大,深绿色,荚果蚕茧形,中大,百果重170~180g,百仁重65~7Og,种皮粉红色,以二粒果为主,双仁果率80%以上。泉花10号发芽势强,出苗快且整齐,出苗率高,因而有利于苗全苗齐,形成丰产基础。其生产前期长势强,早生快发,生育后期长势明显转慢,植株粗壮,耐肥抗倒,花期较短,且开花多集中在花前期,荚果发育时间长,有利果饱。中抗青枯病。据福建省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定,泉花10号粗脂肪含量为46.68%,蛋白质含量28.38%,两者总和比同时测定的粤油551-116略高(含量分别为46.83%和27.58%)。泉花10号荚果饱满,饱果率高,出仁率70%左右,种皮光滑,籽仁大小整齐,双仁果率高,商品性好,市场适销。

    1991~1993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试,平均商产荚果242.1kg,比对照种粤油551-116平均增产17.2%,名列参试种首位;1993年省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和籽仁分别为213.1kg和153.4kg,比对照种粤油551-116分别增产26.24%和27.83%。1992年本省同安县引入区试,参试点14个,参试品种11个,泉花10号平均亩产荚果277.3比,名列首位,比对照种汕油71增产11.4%,比对照种银油8472增产12.6%。1993年本省福清市区试,泉花10号亩产荚果245kg,比对照种粤油551增产15.3%。泉花10号在福建省大面积示范试种亦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一般亩产200~250kg,高者可达350kg以上。1994年省级生产示范南安点亩实收干荚果358.3kg;1995年惠安县东园镇示范200多亩,经验收平均亩产荚果235.2kg,比当地推广种粤油551-116等增产36.4%-75.0%:1997年春惠安县涂寨镇庄内村示范130亩,平均亩产荚果246kg。  

    培育者  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  

    地区及技术  1.适时早播。春植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秋植以大暑至立秋为宜,适宜播期内提早播种有利高产;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秋繁倒种春种子,可适当提早播种。2.合理密植。泉花10植株矮壮,抗倒性较强,一般肥力地块,采用双粒穴播,春植每商1.0万~1.2万穴,秋植生育期较短,植株营养体较小,种植密度应大些,以每商1.2万~1.4万穴为宜。3.科学施肥。针对泉花10号苗期长势强,后期生长明显转慢的特点,为较早形成丰产苗架,施肥上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及早追肥。基肥每窗施用有机肥2000kg、过钙2Okg、尿素7kg,苗期追施尿素5.O~7.5kg/亩。4.加强田间管理。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需水较多,春植若此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以利开花下针和荚果生去发育;水旱轮作地和水田在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防渍,尤其是结荚后期应注意排水,以防烂果。秋植在选有水源地块基础上,遇旱应及时灌水。春秋植生育期间均应及时中耕除草,清沟培土,同时注意防治病、虫、鼠害。  

 


[ 大田种植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