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子猪腹泻要多方出击

浏览次数:289
    控制子猪腹泻的途径

  营养途径

  (1)选择优质饲料原料。猪乳是高度可消化养分的优良来源。按干物质计,猪乳中含脂肪45%、乳糖25%、蛋白28%,其余成分包括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绝大部分断奶日粮含脂肪太低(常低于10%),含碳水化合物(淀粉)较高,以及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质。猪乳与断奶日粮养分上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子猪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断奶子猪尤其是早期断奶子猪的日粮中添加血浆蛋白粉(含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子猪成活率,降低下痢发病率,并提高21日龄子猪体重;在断奶日粮中应该添加丰富的乳产品,如乳清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优质鱼粉等。逐渐增加豆粕等植物蛋白饲料的比例,有利于断奶后的平稳过度。

  (2)早期补料。养猪生产者都知道,要想培育出最好的子猪,必须使用最好的子猪颗粒料,早期补料。因为用好的子猪料补料不仅会影响断奶阶段,而且通过其后效作用影响猪的整个一生。研究表明,在子猪出生5天~7天开始补料,可影响断奶子猪对蛋白质的反应,使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力,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减少肠道对日粮蛋白的过敏反应。如果采食补料过少,反而会降低免疫能力,使断奶后的反应更加严重;而对于4周龄~5周龄断奶的子猪进行高质量的补料,对保证其断奶后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具有明显的效果。专家建议,5周龄子猪断奶前需补饲优质饲料600克以上,才能建立起免疫耐受力。因此,抓好断奶前补料可以预防腹泻的发生。

  (3)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子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随着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增高,因为蛋白质是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的免疫反应和腹泻程度。近期国外营养学者研究表明,5千克~10千克和10千克~20千克子猪粗蛋白水平以20%~21%和18%~19%为佳,但必须提高几种必需氨基酸的水平和适宜比例。这样,既可以减轻子猪的消化负担,有利于增重,又可预防和减轻子猪的腹泻。

  (4)饲喂添加剂。添加有机酸:由于子猪消化机能不健全,其胃底腺不发达,缺乏产生足够的胃酸能力。断奶前,胃内的酸性环境主要靠母乳中乳糖发酵产生乳酸维持。这样分泌的胃酸不足会造成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因此,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胃对鱼粉、豆粕等非乳蛋白不能很好地消化,造成小肠内细菌增殖,肠道功能紊乱,腹泻脱水。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1%的柠檬酸可降低胃内的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从而改善子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酶制剂:在日粮中添加稳定性、特异性的外源消化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对子猪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弥补断奶后子猪体内酶的分泌不足,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防止消化不良性腹泻。

  益生素:益生素是从畜禽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中分离培养出的有益菌种,在肠道内繁殖成优质菌群,抑制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形成肠道内良性微生态环境。从而减少子猪腹泻,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有利于断奶子猪的生长发育。

  高锌:在日粮中添加高锌可以提高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并能有效地预防腹泻的发生。试验证明,每千克日粮中添加2000毫克~3000毫克能有效减少断奶子猪腹泻的发生。

  抗生素:抗生素可促进生长和改善饲料转化率,已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在补料和开食料中添加抗生素,既可控制病原微生物增殖,又可加速肠道免疫耐受过程,从而减轻肠道损伤,预防腹泻的发生。目前用于防止子猪腹泻的抗生素主要有:金霉素、泰乐菌素、杆菌肽锌、喹乙醇等。

  管理途径

  (1)饲料不要突变。断奶后采取乳猪料再喂10天~15天,到第8天以后逐步适应新饲料,可减少子猪腹泻。

  (2)控制日采食量。子猪断奶时,由于离开母乳,营养发生变化,子猪产生不饱感,采食量增加比较快,加之消化系统不完善,过饱易引起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断奶期间按正常采食量的80%喂饲较好,过渡3天后,达到正常采食量,可降低子猪腹泻。

  (3)保持适宜的温度,子猪舍应保持20℃~22℃,可避免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腹泻。

  (4)保持适宜的湿度,将子猪舍的湿度维持在65%~75%。

  (5)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子猪舍通风。

  (6)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分阶段饲养管理

  (1)第一个多发期,子猪黄痢阶段,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子猪,1日龄~6日龄多发,以拉黄白色或黄色稀便为特征,且同窝子猪发病率高达90%以上,在寒冬和早春多发病。分析原因:①初生子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储备有限;②初生子猪消化机能不健全,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胃内排空时间较短;③子猪本身没有保护免疫机能,抗病、抗微生物入侵能力弱;加之猪舍内污染严重,阴冷潮湿,气候变化频繁,吃乳不足而易致病。

  (2)第二个多发期,子猪白痢阶段,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10日龄~30日龄子猪阶段,以排乳白色糊状或浆状粪便为特征,一窝内发病率可达50%,对子猪的体质和生长速度影响严重。分析原因:子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加之诱食开料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其次寒冷、保温差、湿度大和自体抵抗力低是主要诱因。

  (3)第三个多发期:即断奶子猪腹泻,断奶期子猪综合应激过强促使发病,主要包括断奶应激、营养应激、环境应激及管理等条件的变化不适度,致使子猪抵抗力下降,生长受阻,2天~10天内腹泻死亡率再出现一个高峰期,腹泻子猪最终因脱水而死亡,病死率达40%。

  针对各阶段子猪腹泻的防控措施。子猪出现的腹泻主要与其自身特殊的生理特性、母猪体质、外界气候、舍内小气候及环境污染、应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因此防控子猪腹泻应采用综合措施。①提高青年母猪的免疫力,注意饲料营养的平衡,保证母猪的健康和适度体况,从而保证子猪从初乳中获得某种特定的抗体,实际生产中也可将老母猪与青年母猪混养。②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免疫和护理工作,在母猪产前40天、15天各接种一次大肠杆菌苗(K88、K99、987P三价菌苗),于产前30天、15天各接种一次红痢菌苗;产前3天、产后3天各各注射一次长效土霉素10毫升/头次,母猪进产房前对猪舍、床栏、猪体彻底消毒,灭菌,清洁,产房内提前预热,所产子猪尽早吸食初乳。③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子猪寄养工作,以平衡窝子猪数,同时注意提高母猪泌乳量,做好舍内保温工作。④母猪产后当天的护理,胎衣全部排出后,强效阿莫西林0.2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预防产后感染,两天后给子猪补铁补硒,以防子猪营养性贫血和缺铁引发腹泻,7日龄、21日龄长效土霉素进行保健注射,10日龄复补铁硒。⑤尽早给子猪做补水补料的调教,适应旺食阶段的管理;抓好断奶关,减少各种应激,同时做好适度限饲工作,在日粮中添加柠檬酸或口服干酵母片,饮水中加口服补液盐数日,以防腹泻,促生长。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