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某饲养乌鸡专业户饲养200余只乌鸡,于1997年6月发病死亡51只,确诊为大肠肝菌病,报告如下:
1 发病概况
该专业户饲养的乌鸡(16日龄),于1997年6月3日发病,6月29日来抚顺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门诊就诊,在此期间死亡51只,还有病鸡28只。据了解,该鸡群曾于7日龄用鸡新城疫Lasota系疫苗进行过滴鼻免疫,生长一直良好。发病期间周围地区没有新城疫及其它疫情,发病后曾用青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未见疗效。
病鸡主要临床症状是精神萎顿、两翼下垂、羽毛蓬乱、聚堆、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死前鸡冠、颜面呈紫色,鸡爪无光泽,排黄色稀便。
先后剖检自然死亡鸡雏6例,变化基本相同。主要为皮肤紫红色,腹腔液混浊;心包积液混浊,心外膜有厚厚的纤维素膜覆盖;肝脏微肿,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肝表面也覆一层纤维素薄膜,易剥离;肺淤血,气管环出血,气囊变厚;其它脏器变化不大。
2 细菌学检查
2.1 取死亡鸡肝、脾、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散在的革兰氏染色阴性、着色均一、两端钝圆的粗短杆菌。
2.2 将上述材料分别接种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上,经37℃、24小时培养,肉汤呈均匀混浊,表面有薄层菌膜,管底有粘性沉淀物;普通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直径2~3mm、圆形微凸起、表面光滑、湿润、乳白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
2.3 在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呈紫黑色,并有金属光泽;中国兰培养基上的菌落呈蓝色(中心呈深蓝色);远滕氏培养基和麦康凯氏培养基上的菌落呈黑红色;双糖铁培养基中底层呈黄色;沙门氏、志贺氏培养基中不生长。
将上述培养物分别涂片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粗短杆菌。
2.4 生长试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不发酵蔗糖,靛基质阳性,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
2 小结
3.1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学检查等结果,我们认为大肠杆菌是该病的致病菌。
3.2 取此菌株做药物敏感试验,此病原性大肠杆菌对土霉素、青霉素不敏感,对利福平、乳酸环丙沙星敏感。该群乌鸡在发病前后,也曾用过土霉素、青霉素预防和治疗,疗效不明显;确诊后全群使用乳酸环丙沙星类药才控制了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