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鹅鸭瘟的诊疗报告

浏览次数:397
    鸭瘟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死亡的传染病,临床特征是软弱、下痢、流泪。食道黏膜有出血点或溃疡,泄殖腔黏膜出血与坏死,肝脏有出血或坏死灶。在自然流行中,成年鸭的发病与死亡严重,鹅感染发病很少广泛流行,现将北京市某鹅场发生鸭瘟的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大家借鉴。

    1.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 某鹅场饲养鹅2800只,2003年10月9日鹅场发现5月龄鹅突然死亡3只,2天后在放牧期间又有10只死亡。鹅群中有的排黄白绿色稀便。当时怀疑鹅场附近的化工厂排污水所致的中毒。化工厂的污水经环保部门检测各项指标合格,用10%葡萄糖饮水(常流水)、青、链霉素饮水2次/日,病情未见好转,几天后发病鹅越来越多。2003年10月15日要求出诊发现精神萎顿。头颈缩起,独隅墙角。有的扎堆,渴欲增强,排黄白绿色稀便。病鹅流泪、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多为一侧;鼻流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摇头。病鹅身上发热,生长发育不良,发病比例占50%,死亡比例占25%。

    2.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发现食道粘膜有出血斑点,腺胃与食道交界处有出血带;十二脂肠黏膜出血。肝肿大,外周出血和白色坏死点,脾发黑,直肠黏膜出血带,鼻窦黏膜出血并有浓性分泌物,眼眶下窦有干酪样分泌物,胸腺肿大、出血。

    3.实验室诊断

    3.1细菌培养 无菌采取肝脾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均未发现细菌生长。

    3.2动物接种 取肝脾组织研磨过滤加青、链霉素各1000单位,取1日龄健康鸭和5日龄健康鹅腿部肌肉注射0.5毫升,3天以后鸭、鹅发病,12天全部死亡,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鸭瘟相似,而对照组正常。

    3.3病毒分离、鉴定 取病鹅的肝组织研磨碎过滤取上清液,经绒毛尿囊膜接种10~14日龄鸭胚(10个),每胚接种0.2毫升,接种后3~6天有大部分鸭胚死亡,胚体呈广泛的出血变化,肝脏内有特征性坏死灶,部分绒毛尿囊膜发生水肿、充血和出血变化。连续传代后,鸭胚全部死亡。用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制备成纤维细胞,37℃长成单层后接种病料,盲传6代出现细胞病变,接种后24小时细胞病变已明显,可形成核内包涵体。

    3.4中和试验 取上述分离病毒作1∶100稀释,取0.2毫升与已知抗鸭瘟血清0.2毫升充分混匀,置室温处理30分钟后将混合液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管内,每管滴入2滴,37℃经60分钟将混合液吸出入维持液,在37℃继续培养,观察4天未发现细胞病变。而对照管不加抗抗鸭瘟血清则出现病变,因此认为是鸭瘟病毒。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征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患鸭瘟病毒。

    5.防治 全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禁止放牧,死鹅按动物防疫法无害化处理。鹅舍用10%火碱消毒1次/日,用0.5%过氧乙酸或0.5%的威力碘消毒2次/日。全群鹅进行被动免疫注射抗鸭瘟血清,4天后紧急接种鸭瘟疫苗(注射量相当于鸭子的10倍量),同时配合用丁胺卡那霉素饮水2次/日,禽菌灵拌料以防止继发感染。7天后病情得到控制。

    6.小结与讨论

    6.1鹅对鸭瘟虽可自然感染,但在60年代以前,仅个别鹅发病,然而到了80年代,本病在鹅群中流行较广泛,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过去60年代大为提高,本次病例充分证明。

    这可能与鸭瘟病毒发生变异有密切关系。这点应引起同行和鹅饲养者高度重视。

    6.2实践证明鹅发生鸭瘟以后只要诊断正确,及早免疫,严格消毒,则能很快控制疫情。

    6.3免疫接种 用于免疫接种的疫苗主要有2类:为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这两类疫苗,在防制鸭瘟的发生与流行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6.3.1灭活疫苗 计有结晶紫、硫柳汞、甲醛、甲苯和石碳酸等5种鸭瘟灭活苗。保护率约90%,免疫持续期约5.5个月。但是利用鹅源鸭瘟病毒制成的灭活苗,其效价则很低。灭活疫苗可以就地制苗,安全性好,易于运输保存,不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因此有其使用价值。但是制法较烦,成本较高,而效价较低,因此目前已被弱毒苗所取代。

    6.3.2弱毒疫苗 通过鸭胚、鸡胚或细胞培养等方法已研制成功了各种弱毒疫苗,在国内外的鸭瘟防疫中已广泛使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国生产推广的是鸭瘟鸡胚化弱毒疫苗。这种疫苗最适合于2月龄以上的鸭,对雏鸭亦可应用,大鸭免疫期为9个月,出生小鸭免疫期为1个月,以后需要重复注射,才能加强免疫力。目前国内外均认为鸭瘟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不论是鸭源还是鹅源的,在血清学检查时均没发现有显著差别。但用鸭瘟弱毒疫苗对鹅预防接种时尽管加大剂量,其效果还是较差。有关材料报道鸭瘟疫苗对鹅的保护率只有0%~20%,而通过鹅胚90代以后,对鹅的保护率则为100%。

    我国一些研究者通过雏鹅及鹅胚致弱后制成的疫苗,亦获得同样的效果。这可能是疫苗株对鹅体的适应性不同而影响了免疫原性。目前我国多用鹅源鸭瘟弱毒疫苗免疫接种鹅群,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