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 修改/删除信息 | 帮助 |
您好,欢迎来到民发发农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禽养殖 » 养牛技术 » 引起母牛流产的几种常见传染病 正文

引起母牛流产的几种常见传染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浏览次数:645
    引起孕牛流产的病因有很多,如实质性病变、内分泌紊乱、泌乳过度、孕期营养不良、年龄过大、高温逆境、怀孕后误配、遗传性疾病及染色体畸变等。但临床上最多见的还是因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流产,这类流产症状复杂,不易确诊。为了便于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里将引起孕牛流产且易被忽视的传染性疾病择要综述如下。

    1 布氏杆菌病

    病原体为牛型布鲁氏菌,也叫流产布氏杆菌。

    1.1 症状特征 布氏杆菌可以在数日内侵入附近的淋巴结内,由此进入血液中引发菌血症,导致体温升高;在牛体免疫机制的影响下,菌血症可以自动消失,经过长短不等的间歇期后,细菌反弹,又可再度发生菌血症。因此,母牛感染布氏杆菌后的主要表现是弛张热,但在临床上常常会被忽略。有些患牛可能出现非化脓性滑膜炎,表现为关节肿痛、持续高温,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1.2 流产特征 孕牛流产前数日乳房肿大,流出类似初乳性质的乳汁;阴唇肿胀,荐部与胁部下陷;用开膣器打开阴道,可观察到阴道黏膜上有小米粒大的红色结节,阴道内有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液。流产时,胎水一般比较清,但有时混浊并含有脓样絮片。流产后常发生胎衣滞留,会在1~2周内从阴门内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气味恶臭的分泌物。可发生于怀孕期的任何时期,但在怀孕后第5个月至第8个月最多见。流产有一定的规律性,初次流产时,流产率高达30%~50%,甚至80%以上,随后病情缓和。流产后的母牛经过2~7周的康复后,可以再次怀孕。

    1.3 病变特征 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表面覆盖糠麸样纤维素性絮片和脓汁;有的胎衣增厚,表面散布出血点。绒毛叶贫血呈黄色,有的覆盖灰色、黄绿色纤维絮片,有的覆盖脂肪样渗出物。胎儿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脐带肥厚,淋巴结、脾脏肿大,表面有坏死灶,肺内有散在的炎性病灶,真胃内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胃肠道、膀胱浆膜下有点状或线状出血。子宫黏膜和绒毛膜之间存在淡灰色污秽不洁的渗出物和脓块,绒毛膜上有大量出血点。

    1.4 药敏特征 布氏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病畜用以上药物可以治愈。

    2 沙门氏菌病

    牛的沙门氏菌病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感染引起,其它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很少见。

    2.1 症状特征 沙门氏菌在牛肠道内生长繁殖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能够刺激肠道黏膜,使肠管蠕动增强,导致上皮细胞发炎、坏死,肠道血管出血。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高热(40℃~42℃),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剧烈腹痛,严重腹泻,粪便水样、恶臭,粪内含有血块、纤维素碎片。

    2.2 流产特征 因患沙门氏菌引起的母牛流产,多发生于怀孕的第4个月至第9个月,常见于第6个月。流产后常见胎衣滞留,并出现子宫炎、乳房炎、关节炎、肺炎等继发症状。

    2.3 病变特征 病牛真胃及小肠内有弥漫性炎症,肠黏膜潮红、出血、脱落,小肠末端、回盲口、盲肠、结肠等处覆盖有干酪样坏死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脾脏明显肿大,肺内有炎区,肺尖叶、心叶有大范围的实质病变,肝脏颜色变淡,胆汁浓稠、浑浊。

    2.4 药敏特征 病畜可以使用金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磺胺增效剂及磺胺药物配合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

    3 衣原体感染

    病原体是衣原体属中的鹦鹉热衣原体。

    3.1 症状特征 精神沉郁,高热,呼吸困难,咳嗽,鼻流黏液;有时表现脑脊髓炎症状,如:共济失调,流涎,腹泻等。流产后多伴有乳房炎、子宫内膜炎。

    3.2 流产特征 多集中在第6个月至第9个月,个别牛发生于怀孕的第4个月至第6个月。一般只发生一次。

    3.3 病变特征 流产后的胎儿呈血红色,皮下水肿,胸水呈淡红色;胎盘黄褐色,子叶坏死,绒毛水肿呈胶冻样。

    3.4 药敏特征 衣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早期感染的病畜可以使用四环素治疗,红霉素也有一定疗效。

    4 棒状杆菌病

    牛棒状杆菌病分为化脓棒状杆菌病和肾棒状杆菌病两种。

    4.1 症状特征 经伤口感染,往往先出现伤口化脓、破溃,流出绿色浓稠的脓汁,溃疡灶边缘不整齐,底部呈灰白色或黄色。化脓棒状杆菌感染后,可引起化脓性肺炎、多发性淋巴结炎、子宫内膜炎等,发生子宫内膜炎后最容易引起流产。流产后也伴有胎衣滞留,甚至出现严重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和嗜睡症状,直肠检查可见输卵管发炎或粘连。肾棒状杆菌病主要侵害肾脏,临床特征为血尿。排血尿之前多有发热、食欲减退、频频排尿、尿液浑浊等症状。后期病牛呈现贫血、消瘦,最终因衰弱致死。

    4.2 流产特征 棒状杆菌感染引起的母牛流产可发生于母牛怀孕的各个时期。流产前表现明显的子宫内膜炎或肾炎症状,流产后多会发生胎衣滞留。

    4.3 病变特征 化脓棒状杆菌可引起牛的多发性炎症和皮下脓肿;肾棒状杆菌主要引起肾脏严重肿大,表面有灰黄色坏死灶和化脓灶,肾盂增大,肾乳头坏死。除此以外,膀胱壁增厚,内有纤维素沉着和脓汁、脱落的坏死组织;输尿管扩张、肥厚,混有脓汁或坏死灶。

    4.4 药敏特征 病原体对青霉素敏感,可以使用青霉素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但治愈后常会复发。

    5 李氏杆菌病

    病原体是单核细胞增多李氏杆菌,主要是I型和4b型。

    5.1 症状特征 多为散发。病初体温稍有升高,不久即出现神经症状,嗜睡,不听使唤,单侧颜面神经麻痹,摄食吞咽困难,下唇下垂,口流涎,耳朵下垂,眼睛半闭,头颈弯向对侧,不停歇地做圆周运动,有时一直向前走,遇到障碍物后也不知后退或掉转方向,而是停步将头抵于障碍物上。1~2周后全身衰竭,倒卧于一侧,无法翻身,人为强行给予翻身后,又很快自动反转过来,神志昏迷,四肢做游泳状划动,最终会因衰竭而死。

    5.2 流产特征 多发生于怀孕的第5个月至第8个月,流产后胎衣滞留,出现子宫炎。

    5.3 病变特征 子宫内膜充血,以至广泛性坏死,剖检可见脑膜充血、水肿,脑干变软,有小脓灶;因败血症死亡的病牛,除败血症变化外,尚见肝脏坏死。胎盘子叶常见出血、坏死。

    5.4 药敏特征 李氏杆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钠、长效磺胺比较敏感,治疗效果理想。

    6 病毒性腹泻

    由披盖病毒科瘟病毒属的黏膜病毒引起,又叫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6.1 症状特征 该病常年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多发。病牛体温升高达40℃~42℃,可持续2~3天,流鼻涕,咳嗽,口腔、鼻、唇、乳头溃疡,流涎,呼出的气体恶臭,蹄冠和趾间糜烂、溃疡、跛行。主要特征是腹泻:慢性病例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急性者呈现不可遏止的腹泻,粪便水样、恶臭、混有气泡,后期排出的粪便混有血液、纤维蛋白、黏膜碎片等,在1~3周内死亡。呈隐性感染的病牛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临床感染率却比较高,如云南楚雄洲2002年牛病毒性腹泻的血清学阳性检出率,水牛为16.0%,黄牛达18.1%。

    6.2 流产特征 发生于怀孕的每个时期。慢性患牛,在妊娠期前4个月,可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造成持续感染。孕牛有时会产出有先天性缺陷的犊牛,犊牛多因发育不良呈现出轻重不同的共济失调。

    6.3 病变特征 主要是鼻镜、齿龈、上腭、舌面、食道、胃黏膜呈现水肿或糜烂,严重病例口腔内就象被煮过一样,真胃幽门出血、水肿、溃疡或坏死,小肠特别是空肠和回肠黏膜有卡他性、坏死性炎症,蹄冠和趾间糜烂、溃疡。其中,食管糜烂最为典型,也具有诊断意义:烂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沿纵褶呈纵行直线形排列。

    6.4 药敏特征 各种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均无效,使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只能减少继发感染。临床上应用抗病毒药金刚烷胺、甲金刚烷胺有一定疗效。

    7 弯曲杆菌病

    病原体为牛胎儿弯曲杆菌。

    7.1 症状特征 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表现腹泻,又叫“冬痢”。弯曲杆菌主要存在于母牛的生殖道、胎盘、流产后的胎儿组织中。母牛可经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感染。病菌在10~14天后可侵入子宫、输卵管内,在其中繁殖,引起子宫和输卵管的炎症。病初阴道呈卡他性炎症,黏膜发红、黏液分泌量增加,可持续3~4个月,黏液有时较为清澈,有时则比较浑浊。

    7.2 流产特征 母牛生殖道的恶性变化可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并可能被母体吸收,从而使母牛不断发情并接受交配,有的于感染后第2个情期即可受孕,有的却经过8~12个月仍然不能受孕,大多数母牛可于感染后第6个月再次交配受孕。

    若母牛腹内的胎儿死亡较迟,则会发生流产。流产多发生于怀孕后的第5~6个月,流产率为5%~20%。早期流产的胎衣可自行排出,5个月以后流产的大多会出现胎衣滞留现象。

    7.3 病变特征 母体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阴道检查可见黏膜潮红、黏液增多,有时炎症可波及阴道。以胎盘严重瘀血、水肿、出血为显著特征。胎儿皮下组织广泛性胶样浸润,胸水、腹水增多,多数脏器表面及心包有纤维素性物粘连,肝脏浊肿、硬固,表面有淡黄色伪膜,有的肝脏有坏死灶,肺水肿。

    7.4 药敏特征 病原体对链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敏感,对杆菌肽、多粘菌素、新生霉素等有抵抗力。临床上使用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黄连素、呋喃唑酮等药物可以治愈。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更多..最新技术
推荐技术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