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牛奶生产配套技术

浏览次数:327
    无公害牛奶,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牛奶。其主要特征是:牛奶产品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奶产品的品质优良;具备本身天然的风味和营养特点;牛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其关键性的具体生产配套技术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现牛奶生产的规模化

    目前,我国奶牛生产大多停留在家庭养殖方式上,饲养数量较少,管理粗放,加工企业的奶源分散,质量参差不齐。必须转换饲养模式,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奶牛生产基地,以便有利于建立牛奶产品统一的标准和方便样品的抽取和检测。

    2.合理选择奶牛场的场址

    奶牛场生产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标准要求。其一,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达到环保标准的地方。要求地势高燥,地形开阔,通风良好;水源充沛,水质达到饮用水的质量标准,pH值6.8~7.5,大肠杆菌指数≤3个/升,细菌总数100个/毫升;土壤质地适宜、无污染,不含放射性、重金属(如汞、砷)、农药、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大气洁净,周围环境无工矿企业"三废"、生活垃圾的污染。其二,选择在非疫区、生物安全良好的地方。避免将奶牛场建在地势低洼、蚊蝇等孳生的地方。

    3.积极引进高产、优质、无特定病原且抗逆性强的奶牛品种

    奶牛场应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生产的奶牛良种,改良本场奶牛。引种时,应广泛调查,按照检疫要求引种、饲养,避开疫区引种,防止购进"炯油"、"隆胸"等伪奶牛。

    4.合理饲喂无公害饲料和添加剂

    "饲料安全"即"产品安全",是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对奶牛~饲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大力推广秸秆的青贮、氨化、碱化等加工方法;提倡饲料和添加剂的"名牌化"。对于自配料,应严格选择原料,科学配方,经质量部门检测,其营养成分和有害有毒等物质及病原微生物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使用;饲料中严禁添加未经许可使用的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添加剂;对使用效果好的抗生素替代产品可积极放心使用。为预防疯牛病等疾病,严禁在奶牛饲料中使用肉骨粉、动物油等动物饲料。

    5.正确用药

    药物残留是制约奶制品的重要因素。应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保证不用药或少用药。对患病的奶牛,要单独隔离饲养,科学选药,正确用药。有条件的,可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针对性强的优质、高效、无残留的兽药进行治疗,期间生产的鲜奶要单独处理留做它用,严禁混入正常牛奶。严格执行各种药物的休药期。

    6.科学饲养管理

    营养上:①干奶期要喂得好:可采用"引导饲喂法"或"挑战饲养法",在干奶期最后2~3周提高精料水平,以适应产后高精料的条件。②于物质浓度要提高:从泌乳初期到高峰期,是高产奶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必须增加优质干草、青贮料、多汁料。③泌乳期要喂得饱:一般粗饲料自由采食,精料日喂3次。产犊后,精料以每日增加0.5公斤~1公斤为好,精料给量不要超过10公斤。④饲料营养调剂好:调剂饲料时,应根据营养标准,避免产犊后升乳期使用高蛋白饲料"催乳"。⑤日粮适口性要好:饲料要求易消化、易发酵,注意粗细搭配比例和营养保健。实践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生化黄腐酸(DHA粉)250克/公斤成品料,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下降5%,临床乳房炎下降1.5%。研究发现,干乳期奶牛每天补充维生素E1000单位,泌乳牛每天补充500单位的维生素E,所有的牛都喂含0.3×10E-6浓度硒的饲料,可减少乳房炎,增强对大肠杆菌的抵抗力。

    管理上:①讲究饲喂技术:要定时定量,每日饲喂次数与挤奶次数相同,一般为3次。每次饲喂要少喂勤添,由少到多。料型的转变应逐渐进行,饲喂顺序通常为精料、多汁料、青饲料、青贮料、干草。②保证充足的饮水,注意饮水的卫生。冬季防止水温过低(10~12℃),夏季应增加饮水的次数(5~6次),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小苏打、食盐、维生素C等抗应激物质。③保证适宜的运动。④定期修蹄,经常刷拭牛体,并注意防暑防寒。

    7.健全奶牛疾病防疫制度,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首先,建立检疫制度。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身着工作服,严格消毒;场外车辆、用具等不准进场,出售牛奶须在场外进行。禁止从有流行病的地区购买奶牛。引种前必须严格检疫和消毒,购入后先隔离观察3~4周,经免疫注射和驱虫。定期或不定期对牛群检疫。其次,建立消毒制度,搞好环境卫生。奶牛场要分区规划,牛场门口、生产区和牛舍出入口应设消毒池,池内,药液要经常更换。生产区要经常清扫,每月彻底消毒1次。饲养用具定期清洗消毒,食槽每天清洗1次。粪便要堆积发酵,并做好灭鼠、灭蝇、灭虫工作。最后,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驱除体内外的寄生虫,有条件的可建立无病牛群。

    8.安全挤奶,及时做好鲜奶的卫生处理

    应加强对挤奶员的健康检查(每年1次)和挤奶技能培训,对人工挤出的鲜奶应及时进行过滤、净化、冷却和消毒等卫生处理。最好引进全程封闭式挤奶机械和冷藏罐,以实现全程机械挤奶。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