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宿草不转又称瘤胃积食、瘤胃食滞、瘤胃扩张、宿草不消、第一胃阻塞,是因脾胃损伤,中焦腐熟运化失职,大量草料停积于胃,滞而不化,左腹胀痛,触如面团样的病证。首见《元亨疗马集》。本病多发于冬、春二季。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3型。
1 过食伤胃
1.1 病因病机 本型多因使役或饥饿后,一次贪食或连续喂给过多难消化而易膨胀的草料,诸如干稻草、麦秸、豆角皮、花生秧、玉米、豆类等;或食后大量饮水,运动不足;或突换可口饲料及脱缰偷食精料等,致胃纳太过,脾胃受伤而发病。
1.2 临证表现 发病较急,病初精神不振,耳耷头低,采食、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左腹胀满,重压成坑或坚硬如板,时现疼痛起卧,然卧地短暂,复又起立;回头顾腹,后肢蹴腹,拱背拧尾,时作排粪状,粪便干黑难下且臭;空嚼伸舌,嗳气酸臭,偶见喷出食团;口色赤红而燥,脉象沉涩;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病重者,左腹胀大,呼吸喘急,四肢张开,口色青紫,脉象滑数;后期.,痛苦呻吟,卧地难起或昏迷不醒。过食豆谷引起者,可见视力障碍,盲目直起或转圈,甚或狂躁,冲墙撞壁,攻击人畜。
1.3 治法及方药 消积导滞,攻下通便;狂躁者辅以镇惊熄风。针刺脾俞、百会、山根、滴明穴,电针两侧关元俞穴。常选用大戟散、大承气汤、消食平胃散、木香槟榔丸、曲蘖散加减。
亦可用洗胃法进行治疗。经胃导管灌入温水,反复灌入和导出多次。对偷吃、过食精料的病畜,须基本洗空瘤胃;对一般积食,须洗出大部分内容物,并取健牛口内反刍食团接种纤毛虫。危重病例应及时行瘤胃切开术,掏出内容物约三分之一以上,随即接种牛瘤胃液,必要时配合补液、强心、镇静、解除酸中毒。
治疗期间禁饲,每天适当徐徐牵行,并应按摩左腹部。每日给以淡盐水自饮,待反刍、食欲恢复后,可给予青草和易消化的饲料。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时定量,不能骤然改变饲料,应给予充分的饮水,食后不应立即使役。要防止偷吃精料。不喂难消化或腐败的草料,如果喂给干的红薯藤,应切碎。
2 胃热型
2.1 病因病机 本型多因热邪内侵,热伤津液,致使胃津枯竭,遂成胃热燥实之证。
2.2 临证表现 病初采食、反刍减少,逐渐不食,嗳气酸臭,有时空口咀嚼;牛左腹膨大,触压坚硬,叩诊呈实音;瘤胃听诊,蠕动微弱或消失;行动迟缓,呈不安状态,回头顾腹,时起时卧;粪便干燥,色暗量少;气促喘粗,鼻镜无汗或少汗,有的干裂;口色赤红,口涎少而粘稠,舌苔黄腻,口干喜饮;脉象沉数。
2.3 治法及方药 消食理气,清热生津。针刺山根、舌底穴。方用和胃消食汤加玄参60g,生地45g,麦冬30g,石膏 60g,知母45g。
3 脾胃虚弱型
3.1 病因病机 本型多因畜体羸瘦,脾胃虚弱,腐熟运化无力,加之长期饲养管理不当,如劳役过重,久喂粗硬干草,或久渴失饮,致草料难以消导,停滞于胃,不能运转而发。
3.2 临证表现 发病缓慢,病势较轻,左腹胀满,上虚下实,腹痛不明显或无;呆立拱背,神疲乏力,肢体颤抖或卧地呻吟;粪便干少,间有拉稀;口色稍红,间有青白,口津少粘或流涎;脉象细数,属脾气虚证。
3.3 治法及方药 补脾健胃,消积导滞。方用曲蘖散合四君子汤加减,亦可采用洗胃法及接种健牛瘤胃液。
4 典型病例
4.1 病情 贵州省花溪区孟关乡黄某饲喂的一头4岁水牛,于2005年11月3日发病,开始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 11月5日采食反刍均停止,11月6日到贵州大学动物医院就诊。测得:T:39.4℃,P:63次/分,R:36次/分;听诊瘤胃蠕动音2分钟无蠕动;触诊左侧瘤胃内容物坚实,手压后留有压痕;大便干燥,小便色黄,口腔分泌液稀薄,嗳气稍臭,被毛粗乱。
4.2 诊断及处理 诊断为宿草不转。处理:首先电针关元俞30分钟,后服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苍术80g,陈皮50g,厚朴50g,山楂60g,神曲60g,槟榔40g,枳壳40g,青皮40g,木香40g,木通30g,茯苓40g,刘寄奴(奇蒿)30g,甘草15g,煎汤内服。
4.3 效果 电针至15分钟,排粪1次,量中等。电针关元俞及内服上述方剂8小时后开始出现食欲,能吃少量青草,但仍未见反刍;听诊瘤胃蠕动音每2分钟3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2秒。11月6日晚开始反刍,每次咀嚼18余次,饮水少许。11月8日测得:T:38.4℃,R:28次/分,P:68次/分;听诊瘤胃蠕动2分钟5次,每次持续20秒,排便较软,量较多,反刍、食欲均正常。11月9日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