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沙门氏杆菌病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浏览次数:540
  (1)牛沙门氏杆菌病 主要症状是下痢。犊牛呈流行性发生,成牛呈散发性。本病的潜伏期因各种发病因素不同,而1~3周不等。
 
  (2)犊牛副伤寒 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种。最急性型:表现有菌血症或毒血症症状,其他表现不明显。发病2~3天内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沉郁,食饮减退,继而出现胃肠炎症状,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混有血液或假膜的恶臭糊状或液体粪便,有时表现咳嗽和呼吸困难。慢性型:除有急性个别表现外,可见关节肿大或耳朵、尾部、蹄部发生贫血性坏死,病程数周至3个月。 病理解剖变化以脾脏肿大最明显,一般2~3倍,呈紫红色。真胃、小肠黏膜弥漫性小出血点,肠道中有覆盖着痂膜的溃疡。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于肺、肝、肺尖叶,心叶实变(肉变),与胸肋膜黏连,肝有坏死灶。 

  (3)成年牛副伤寒 多见于1~3岁的牛,病牛体温升高到40~41℃,沉郁、减食、咳嗽、呼吸困难、结膜炎、下痢。粪便带血和纤维素絮片,恶臭。病牛脱水消瘦,跗关节炎,腹痛。母牛常发生流产。病程1~5天,病死率30%~50%。成年牛有时呈顿挫型经过,病牛发热,不食,精神萎顿,产乳下降,但经24小时左右这些症状即可减退。 病理变化同犊牛副伤寒。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