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的症状、诊断及治疗

浏览次数:455
    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本病可使仔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严重时导致死亡。本病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在全国各地流行,但近几年已少见。这可能与广泛应用“痢菌净”治疗猪腹泻有关。 

    【病原特性】

    本病的原发性病原体为蛇形螺旋体数的猪痢疾蛇形螺旋体,而肠道内其他固有的病原微生物也参与本病的形成。本病原有4~6个弯曲,两端尖锐,呈缓慢旋转的螺丝线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用苯胺燃料或姬姆萨氏染色时着染良好,将组织切片用镀银染色后效果更好。新鲜病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到活泼的蛇行运动或以长轴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在投射垫子显微镜下,其形成于细菌不同,胞壁与胞膜之间有7~9条轴丝。此轴丝为蛇行螺旋体的运动器官。用扫描电镜观察,病原的两端较细,钝圆,呈蚯蚓状。猪痢疾蛇行螺旋体为严格的厌氧菌,对培养基的要求十分的严格,分离培养较为困难。

    猪痢疾蛇行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25℃粪便内能存活7天,5℃粪便重能存活61天,在4℃土囊中能存活18天;对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来苏儿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迅速将其杀死。

    【流行特点】

    本病只发生于猪,最常见于断奶后正在生长发育的架子猪,乳猪和成猪较少发病。病猪、临床康复猪和无症状的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经粪便排菌,病原体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后,经消化道传染。易感猪与临床康复70天以内的猪同居时,仍可感染发病。在隔离病猪群与健康猪群之间,可因饲养员的衣、鞋等污染而传播。本病的流行经过比较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且可反复发病。本病往往先在一个猪舍开始发生,几天后逐渐蔓延起来。在较大的猪群流行时,常常拖延达几个月,知道出售时还可见到新发病的猪。

    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可长期危害猪群。各种应激因素,如阴雨潮湿,猪舍积粪,气候多变,拥挤,饥饿,运输及饲料变更等,均可促进本病发生和流行。因此崩并一旦传入猪群,很难肃清。在大面积流行时,断奶猪的发病率一般为75%。高者可达90%,经过合理治疗,病死率较低,一般为5%~30%。

    【症状与诊断】

    (1)不分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以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康复猪排毒至少有89天。

    (2)新疫区可出现无症状突然死亡的病例;老疫区则成慢性经过,病猪反复消瘦,消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

    (3)本病的主要症状时轻重程度不等的腹泻。在污染的猪场,几乎每天都有新病例出现。病程长短不一,通常可分为一下几种:①最急性型 此型病例偶尔可见,病程仅数小时,多腹泻症状而突然死万;有的先排带黏液的软便,既之迅速下痢,粪便色黄稀软或呈红褐色水样从肛门中流出;重症者在1~2天间粪便中充满血液和黏液。②急性型 大多数病猪为急性型。初期,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排出黄色至灰红色的软便;继之,发生典型的腹泻,当持续下痢时,可见粪便中混有黏液、血液及纤维素碎片,使粪便呈油脂样或胶冻状,棕色、红色或黑红色。此时,病猪常出现明显的腹痛,弓背吊腹;显著脱水,极度消瘦,虚弱;体温由高下降至常温,死亡前则低于常温。急性型病程一般为1~2周。③亚急性和慢性型 病猪表现时氢时重的黏液出血性下痢,粪呈黑色(称黑痢),病猪生长发育受阻,进行性消瘦;部分病猪虽然可以自然康复,但这样康复后的猪,经一定时间后还可以复发。本型的病程较长,一般在1个月以上。

    【病理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主要在大肠(结肠、盲肠),尤其时回、盲肠接合部,而小肠一般没有病变。
 
    剖检见病尸明显脱水,显著消瘦,被毛粗刚和被粪便污染。急性期病猪的大肠壁和大肠系膜充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也因发炎而肿大。结膜粘膜下的淋巴小节肿胀,隆突于粘膜表面。粘膜明显肿胀,被覆有大量混有血液的黏液。当病情进一步发时,大肠壁水肿减轻,而粘膜表层形成一层出血性纤维蛋白伪膜。剥去假膜,肠粘膜表面有广泛的糜烂和潜在性溃疡。当病变转为慢性时,粘膜面常被覆一层致密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本病的病变分布部位不定,病轻时仅侵害部分肠段,反之则可分布于整个大肠部分,而病的后期,病变区扩大,常呈广泛分布。

    病理组织学的特征是:病初由于粘膜和粘膜;继之,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毛细血管裸露,破裂或通透性增大,故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并于坏死的上皮混在一起被覆在粘膜表面。肠腺病初初因杯状细胞与上皮细胞增生而伸长;病重时常发生萎缩、变性和坏死。镀银染色时常在粘膜表层和腺窝内发生大量猪痢疾蛇型螺旋体,有的密集呈网状.

    一般而言,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而肌层和外膜的病变轻微或无变化。

    【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类症鉴别困难或需进一步确诊时,应进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常用镜检法,即取新鲜粪便(最好为带血丝的黏液)少许,或取小块有明显病变的大肠粘膜直接抹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经火焰固定,以草酸铵结晶紫液、姬姆染色液染色3~5分钟,涂片水洗阴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猪痢疾蛇行螺旋体,或将上述病料1小滴置于载玻片上,在滴1滴生理盐水,混匀,而后盖上玻片,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400倍),发现有呈蛇样活泼运动的菌体时,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虽然与许多猪的腹泻性疾病以混淆,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仔猪红痢、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等,在诊断时注意鉴别,但更应与猪副伤寒和猪肠腺瘤病相区别。

    1、猪副伤寒 

    本病多为败血症变化,常在实质器官及淋巴结内有出血点和坏死灶,不仅大肠有严重的纤维素性坏死炎症变化,而且小肠内常有出血和坏死性病灶,粘膜的坏死可累及整个肠壁。病原诊断时可从坏死的组织及肠道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病,而检不出猪痢疾蛇行螺旋体。

    2、猪肠腺瘤病 

    本病又叫增生性肠炎或肠出血性综合征,主要侵害小肠,而大肠的病变不明显,大肠内容物中的血液和坏死碎片来自小肠,取粪便分离培养时,可分离到痰弯曲菌和黏液弯曲菌。

    【治疗】

    痢菌净为本病特效药。

    (1)痢菌净按0.5ml/kg体重,肌内注射,每天1次,3天为一疗程,隔4天行第二疗程。全群一头不漏用药。

    (2)由于严重腹泻,病猪群中脱水现象普遍而突出,特别是仔猪,往往因脱水致体内糖、盐、碱的大量丢失,也是其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严重腹泻的仔猪应用自配口服补液盐作饮水;同时腹腔注射5%糖盐水和维生素C共20~30ml,每天2~4次;中猪能腹腔注射的用糖盐水50~100ml/次,连注2~4次,可提高疗效,减少损失。

    (3)养猪数量较多的猪场可采用:痢菌净原粉,配成0.5%水溶液,按lml/kg体重作饮水内服,隔6小时一次,第2天再服2次,疗效在92%以上。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因此主要采用综合性措施来预防、

    1、平时预防 

    包括药物预防和加强管理。

    (1)药物预防 

    在饲料中添加上述药物,虽可控制本病发生,较少死亡,但只能起到短期的预防作用,不能彻底消灭本病。

    (2)加强管理 

    通常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猪,必须引进种猪时,要严格隔离检疫1个月。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干燥,粪便及时无害化处理,使用的饲喂器具应定期消毒。

    2、紧急预防 

    在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一旦发现本病,最好全群淘汰,对猪场彻底清扫和消毒,并空圈2~3个月,经严格检疫后在引进新猪,这样重建的猪群可能根除本病。当病猪数量多,流行面广时,可用微量凝集试验或其他方法进行检疫,对感染猪群实行药物治疗,无病猪群实行药物预防,经常彻底消毒,及时清楚粪便,改进饲养管理,以控制本病的发展。

    3、保健预防 

    在做好环境消毒的同时,断奶仔猪在饲料中添加“护仔康1号”2%饲喂15天后再在配制保育日粮,在饲料中添加2%的“护仔康2号”,可以增强仔猪的抗病力,促进仔猪快速生长,能有效的防控本病。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