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慎用抗生素

浏览次数:295
我国是世界养猪第一大国。近年来,在养猪品种、饲料配置、生产工艺等方面逐渐与世界接轨,存栏的商品猪产量迅速增加。加入WTO,原本可大幅度增加出口份额,提高养猪效益,但畜产品出口受挫事件屡屡发生,遭受了严重经济损失。其原因有二:一是猪群健康情况不好,疫情严重;二是畜产品生产投入不规范,产品中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对此,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猪肉的安全生产,减少或杜绝有毒有害物对畜产品的污染,提高畜产品的质量规格。例如,2002年7月23日农业部在全国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力争在短期内,基本实现食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使消费者放心,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等以上水平。

  为了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农业部强化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力度。颁布了《无公害畜禽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等一系列标准、规程,进一步明确了无公害猪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指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标准[法令、法规、准则]组织生产和加工,科学而合理地使用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本文重点论述在养猪生产中,泛用抗生素所造成的危害及对策。
  
  一、抗生素的应用情况

  不少养猪场为了防止急性传染病,如萎鼻、喘气病等,饲料中经常添加抗生素,而猪群患病,仍用抗生素治疗。据笔者对某猪场调查了解到,抗生素在一般猪场用量很大,以致增加了养猪生产成本。

  例:该场2003年1-5月共用兽药46种,医药费2.9万余元,其中用青、链霉素6种,开支竟达4万余元,占医药总花消的49.19%。青霉素占35.89%,链霉素13.03%,卡那霉素12.81%,庆大霉素20.59%,土霉素为13.48%,氯霉素为4.09%。据反映:现有猪病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使用剂量越用越大,而治疗效果越来越差。

  二、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后果

  大量而广泛的使用抗生素,病原微生物直接或交叉产生耐药性。即在病原菌广泛接触抗生素后,引起染色体突变,垂直地传给子代,使子代产生耐药性。这种耐药性有速发而持久的链霉素型和缓发、阶梯式不稳定的青霉素型两种。也可因病原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胞质中产生耐药的R-因子,垂直或水平的转移给敏感菌,使之获得耐药性。耐药菌通过纤毛与敏感菌接触,形成特殊的渠道将R-因子输入给敏感菌,使病原菌获得耐药性。

  病原菌获得耐药性以后,迅速降低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给临床治疗造成困难。

  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抗生素或药物抗生素,在杀灭肠胃道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与动物生存有密切关系的有益微生物也被杀死,破坏了正常的生物区系,致使猪只消化机能下降,消化能力减弱,体质变差,免疫机能降低,易感疾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由于猪只病多体弱,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医疗效果不佳,猪病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养猪生产者需要添加更多的抗生素,以预防疾病发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猪病越来越多,药越用越多,猪只体质越来越差,猪病无法控制。

  三、为什么如此大量地使用抗生素呢?

  1、猪病多:在养猪场中,猪病多、死亡率高,许多病临床症状不典型,难于鉴别诊断,不能对症下药,是养猪生产者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疾病,生产者着急,而又无计可施,只好注射青、链霉素,认为青、链霉素是万能药物,以致造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猪场危险因素,对猪群致病的关键原因分析不清,控制点抓的不准,无奈中只好采用饲料添加抗生素预防,有病用抗生素治疗。

  2、猪场职工素质有待提高:很少有人尝试,以良好的饲养管理,来代替抗生素的作用。随着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对养猪设备的要求,对猪舍建筑合理化的要求,远远超过对人员素质和饲养员责任的要求。每头猪所需要的人工工时,大幅度减少。有些饲养员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差,也不作技术培训,工作质量不规范、卫生不达标,不能识别疾病早期信号。在不添加抗生素的养猪生产中,应定期对职工培训,鼓励职工钻研技术,积累经验,并按养猪质量保证程序颁发上岗证书。以通过减少猪只死亡率,减少不合格猪只头数,来增加养猪效益。

  3、对其他可作代替抗生素预防疾病的新技术新产品缺乏了解。例如,对有益微生态制剂、酸化剂、酶制剂、中草药添加剂等的作用了解甚少。

  仅以益生素而论,它通过在肠道内的生态占位、耗氧、产生有机酸、分泌抗菌素等物质,有效地对抗病原菌侵袭并抑制其生长,调整、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并通过活化全身的免疫系统,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使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在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几点建议

  1、养猪企业的管理者急需认清形势,改变观念,抓住养猪企业的特点及生产经营中的主要矛盾,强化经营管理措施。一方面通过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产品质量,达到优良、安全、无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增强质量的竞争优势。以优良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方式,高水平的关键技术,发展养猪企业,改善养猪的经营状态。对疫病多,经营状态不好的企业更应从根本上,抓住最主要的矛盾,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市场竞争力。

  2、减少抗生素的饲用添加剂量和临床使用量。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微生态有益菌(益生素)制剂,改善猪群的健康状况,强化猪的自身免疫机能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养猪生产中建立、健全台帐制度,哺乳仔猪和母猪的健康保障制度,保育猪和生长肥育猪无病保障制度。采用生物安全技术,保障猪群健康,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要求。

  3、加强对直接生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不断引进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认真地贯彻执行适合于本场实际情况的猪群免疫程序、驱虫程序、防疫消毒程序以及微生态制剂应用程序。

  4、严格实行对直接生产人员的技能考核,持证上岗,造就一支技术能力强,责任心强,创造经济效益高的生产人员队伍。稳定饲养人员,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意识。树立向经营管理要效益的观念。
上一篇:种猪饲养的指导
下一篇:特养品种藏猪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