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种目标
丹麦在育种计划的注册会员中,共有育种场40个,有纯种母猪6400头;繁殖场225个,有繁殖母猪36000头。育种场是丹育计划的核心,主要进行四个品种的选育:丹麦长白(核心群母猪数:2200头)、丹育大白(2200头)、丹育杜洛克(1600头)、丹育汉普夏(400头)。
丹麦的育种目标因市场变化、检测手段改进而加以修订,同时应考虑农场主的效益。在丹育的育种目标中父系猪(指杜洛克和汉普夏)与母系猪(指大白和长白)间存在较大差异。自1996年4月以来,外貌评分作为一个新的选育形状纳入指数(INDEX)的计算。
遗传进展:
育种目标主要强调窝仔数和日增重。进4年丹育核心群4个品种的年平均日增重改进量为24g,而年平均窝仔数改进量为0.32。
为保证育种目标的实现,种猪的管理是关键。好的环境利于种猪遗传潜力的充分表现,从而选择出优良种猪,同时保证遗传进展的真实性。
二、种猪测定
种猪测定分中心测定与场内测定二个水平进行。Bogildgard中心测定站年可测定种猪5000头,测定种猪均来自丹育40个育种场。送中心测定站的种猪为指数高(每窝猪出生时的指数为其父母指数的平均值)、无缺陷、体型好的四周龄断奶种公猪。送至中心的种公猪首先在中心的隔离猪舍进行4―5周的饲养,当体重达到25kg时转至测定舍,体重至30kg是进入测定期。
Bogildgard测定站的测定栏均安装脉冲转化器饲喂系统(ACEMA48),采取自由进食,干喂颗粒料。同栏12―15头为一测定组。在中心测定站测定同一头公猪后代有一限定量,杜洛克、汉普夏不超过60头/年,长白、大白不超过50头/年,同窝测定1―3头公猪。
当体重达到75kg以上,采集肉样送至实验室进行肉质测定(主要测定肌间脂肪含量、PH值、肉色)。SPF组织将会采集血样进行血清蛋白及红细胞同工酶酶谱分析,部分样品进行DNA检查。
当体重达到100kg时,测定个体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超声波测定膘厚(四点平均值,四点分别是:最后肋、最后肋后5cm、最后肋前10cm、15cm沿中线下7cm处),同时计算瘦肉率,评估每头猪的体型评分。
瘦肉率=V1-V2Χ(平均膘厚+(100-终减重)ΧV3)
说明:平均膘厚单位为mm:
长白:V1=70.21V2=0.92V3=0.056
大白:V1=66.70V2=0.56V3=0.070
杜洛克:V1=68.23V2=0.90V3=0.100
瘦肉率的计算每年重新校正一次,校正时,屠宰测定1200头猪实际值进行校正。
三、场内测定
40个育种场的测定工作由专人分区负责,每年可测定75000头重猪。测定组按品种、性别、大小分开,每组10-12头猪,30kg(25―35kg)开检,92kg(75―105kg)终检。终检时测定日增重、超声波背膘厚并计算瘦肉率,同时评估每头猪的体型评分,所有数据输入电脑。
指数计算:
中心测定与场内测定的数据通过INTERNET网传送至丹育计算机中心,由中心完成指数的计算。指数的计算采用BLUP法,先计算单个形状的BLUP值,然后根据不同性状的经济系数计算每头猪的综合指数及次级指数(SUB―INDEX)。
人工授精站:
丹育育种场几乎100%采用人工授精,受胎率达90%以上。公猪使用寿命18―24个月,年淘汰率达130%,平均每个月均由10%左右公猪被更新。新的公猪主要来自Bogildgard测定站的优秀公猪,部分来自各育种场经测定的优秀公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