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浏览次数:372
长期以来仔猪腹泻引起仔猪成活率降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大多由于疾病感染和日粮环境,饲养管理不当而造成的。下面结合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作一阐述。

一、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起因

⑴缺铁性腹泻。由于妊娠母猪对无机盐胎儿的"胎盘屏障"作用限制了母体铁质向胎儿的传递,致使初生仔猪体内贮铁量不足,初生仔猪体内铁的贮量约50克左右,而仔猪的快速生长每天需要7克左右,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1克铁,故易造成缺铁,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又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成分,因而缺铁时往往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一级危害,还会造成感染大肠杆菌,并导致腹泻甚至死亡的二级危害。

⑵仔猪补料诱导性腹泻

1、饲料抗原导致仔猪免疫力下降。哺乳仔猪母奶提供抗体维持其免疫功能。断奶后,母体抗体停止供应,而仔猪自身主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日粮抗原导致仔猪免疫高敏感性,容易感染病原菌,引起腹泻发生。

2、胃酸分泌不足,部分饲料无法消化。由于仔猪在出生后4周内胃酸分泌很少,即使到12周,其胃酸分泌量也难以补偿饲料对仔猪胃内环境的缓冲效应。所以,28日龄断奶体重约7公斤的仔猪每天分泌20毫升胃酸,这些胃酸只能消化仔猪日采食量的一半多,而其余无法消化吸收的饲料便成为仔猪消化道的负担,激发腹泻。

3、日粮pH值过高,病原菌大量繁殖。日粮pH值过高,导致仔猪体内酸度下降,为各种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梭菌等)提供适宜的自下而上繁殖环境(pH=6.0-8.0),有害菌群大量繁殖,诱使仔猪减少,大量水分被重新吸入肠道内排出,进而导致仔猪下痢脱水,甚至死亡。

⑶断奶应激导致仔猪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断奶是畜体环境和营养等各外界因素在短时间内发生突然变化的综合体,日粮同原来的流体变为固体颗粒型,作为主要能源的乳脂为各物淀粉所取代,易消化的乳蛋白为不易消化的植物蛋白所取代(多以大豆蛋白为主),所有这些应激因素均对仔猪生理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仔猪采食量突然降低,肠壁发生损伤,这为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繁殖,为腹泻等消化紊乱病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⑴合理补铁,防止仔猪缺铁性贫血。在仔猪出生2-3天,肌注左旋糖酐铁,按每头仔猪颈部肌肉注射100-150毫克铁,也可在猪舍放置无污染红土。有资料报道在怀孕母猪后期补加氨基酸铁可预防仔猪缺铁性腹泻。

⑵减少断奶应激。一是仔猪要早期补料,仔猪出生后7天,用乳猪料诱食,使仔猪在断奶前胃肠消化系统能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加强,可以减少营养性应激的影响。二是逐步进行断奶即在断奶前1-5天减少哺乳次数,最后2天夜间将母猪移舍,以减少心理应激影响。三是断奶时移母留仔的办法,将仔猪留原圈饲养一段时间,以减少环境应激。

⑶降低仔猪饲粮中蛋白质水平。实验证明将5周龄断奶体重9.4千克仔猪日粮蛋白质水平面从22%降到19%,添加赖氨酸,结果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显著提高(P小于0.01),仔猪腹泻率降低40%。

⑷应用酸化剂。研究表明,使胃内保持一定酸度,既适合有益的乳酸杆菌的繁殖,又控制肠内微生物菌种,促进消化酶活性,是饲养断奶仔猪,控制腹泻和大肠菌力的关键。

⑸加强仔猪的护理

1、饲料不要突变,断奶后采取乳猪料再喂10-15天,到第8天以后,逐步适应新饲料减少仔猪腹泻。

2、控制日采食量,仔猪断奶时,由于离开母乳,营养发生变化,仔猪产生不饱感,采食量增加比较快,加之消化系统不完善,过饱易引起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断奶期间按正常采食量的80%喂饲较好,过渡3天后,达到正常采食量,可降低仔猪腹泻。

3、保持适宜的温度,仔猪应保持20-22℃,可避免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腹泻。

4、保持适宜的湿度,将仔猪舍的湿度维持在65%-75%。

5、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仔猪舍通风。

6、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