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黑猪濒临灭绝

浏览次数:255
    “武夷黑猪原种纯繁相当重要,它是珍贵的遗传资源,不能用杂交繁殖来片面追求利益,要保护好地方良种基因库……”昨日,浦城县畜牧水产局领导和兽医师在浦城良源种猪繁育中心指导武夷黑猪抢救性保护工作时,反复强调了原种纯繁的重要性。 

  “武夷黑猪风味好,吃了健康又环保;武夷黑猪品质优,粗料饲养不能丢……”武夷黑猪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产于武夷山脉两侧的山麓各县,福建境内的称闽北黑猪。因它们的特征和特性基本相同,在全国猪种志中统称为武夷黑猪,是中国优良地方猪种。浦城县是武夷黑猪的主产地,农户用粗料饲养的黑猪很受消费者喜欢。然而,近年来,受种种因素影响,武夷黑猪濒临灭绝。通过畜牧兽医专家、养殖专业户的实地调查表明:2003年以前,整个产区武夷黑猪最高峰有过30万头,浦城曾有6万头。据2003年的农业普查显示,浦城仅存武夷黑猪0.8万多头;而2006年底的普查显示,整个产区现存繁殖母猪129头、公猪6头,其中浦城作为主产地还不足百头。 

  专家调查后,对武夷黑猪濒危的看法有:一是武夷黑猪必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边远乡村饲养培育,交通相对不便,流通成本增加;二是饲养周期较长,生长速度相对慢些;三是“重引进、轻培育、重改良、轻保护”,受外来品种的干扰和冲击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于片面追求效益,大规模引进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猪、美国瘦肉型杜洛克猪,忽视了地方猪品种的资源特性和生态意义。这些“洋”品种饲料消耗低、增种速度快,曾一度被养殖户接受,而浦城作为武夷黑猪地方品种主产地,也几乎被“洋”猪所代替。 

  武夷黑猪在闽北特定的自然环境、气候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下形成的种质资源,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丢失就无可挽回。人们呼吁保护武夷黑猪,提高武夷黑猪的生长速度,促进地方优良品牌猪业的持续发展。当今,肉质细嫩、口味好、无公害的“土”、“本”畜禽产品很受青睐,武夷黑猪具有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优点,正适合人们的消费趋势。目前,武夷黑猪市场价较“洋”猪高30%。 

  浦城是农业大县,养殖大县,保护地方猪种时不我待。该县已向省农业厅申报武夷黑猪保种和选育项目,采取种场保护与保护区保护相结合的方法。种场保护以浦城良源种猪繁育中心为基地设立保种场;保护区保护选择武夷黑猪数量较多,群众饲养基础较好的枫溪、山下、永兴、石陂四个乡镇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力争经过五年时间,2个世代选育,保护场达到7个血缘20头公猪、300头母猪的保种基础群;保护区要达到20头公猪、600头母猪的群体规模。 

  养殖户期盼,政府和畜牧部门拿出一定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保证农户适度养殖,减少养殖风险,确保养殖户有效益。引导边远乡村农民充分利用广大农村漫山遍野的粗饲料资源和武夷黑猪抗病力强的优势,发展武夷黑猪养殖,提高资源转化率,降低养殖成本。 



 


[ 畜禽养殖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