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产软壳蛋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浏览次数:25

一、吸虫病病鹅开始产薄壳蛋、软壳蛋或畸形蛋。继而精神委顿,呆立,食欲减退,腹部膨大,排出蛋壳碎片或流出石灰样的液体,最后体温升高,饮欲增强,泄殖腔突出,发病2~7天死亡。

防治措施

(1)加强预防,定期普查一次粪便,发现虫卵立即隔离治疗。

(2)鹅粪要堆积发酵,以便杀灭其中的虫卵。

(3)使用六氯乙烷(吸虫灵),每只鹅0.2~0.5克,拌入少量精料中,制成小丸剂投服,每天1次,连服3次。

(4)投服四氯化碳,间隔5~7天,复投药一次(最好每次与等量的液体石蜡混合投喂)。

二、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或钙、磷母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尤其是维生素D3),或饲料中钙的含量不足,钙磷比例不当,或相当一段时间阴雨绵绵,鹅晒不到太阳,均会引起鹅代谢性紊乱而发病。开始产薄壳蛋、软壳蛋,随后产蛋量下降,甚至完全停产。病鹅两腿软弱无力,常蹲伏于地,喙部变软,啄食困难,生长不良,关节肿大。

防治措施

(l)平时在饲料中配入适量的矿物质添加剂,供给充足的青饲料。

(2)多晒太阳,每天光照时间不得少于6小时。

(3)肌肉注射维生素A、D.

(4)喂服鱼肝油,每天1~2次,为了加快治疗速度,可以喂服维生素D3,一次服用15万国际单位。

(5)喂食用甘蔗制糖籽的废糖(糖蜜):当发现蛋鹅出现代谢性产软壳蛋时,应立即在饲料中拌入5%的废糖,或每50千克饮用水中加5千克废糖溶解后饲喂蛋鹅,7天后鹅就产蛋正常。这是由于废糖中除含大量糖分外,还有各种维生素、钙、磷、酵母,不仅有利于增进鹅的食欲,而且及时补充了鹅所需的维生素D、钙、磷,还增加了含热量高的糖物质,满足了蛋鹅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同时提高了抗寒能力,达到了治愈鹅产软壳蛋的效果。

在难以确定病因的情况下,可进行治疗诊断,即给病鹅喂食驱虫药后,如病情好转,则为感染寄生虫所致,否则为代谢性疾病。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