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严防球虫病

浏览次数:14

鹅球虫多数寄生于肠道,各种年龄的鹅均能感染,雏鹅最易感染,死亡率可达20%-70%。球虫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感染。

一、临床症状

急性球虫病多发生于2-3周龄雏鹅。病鹅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废绝,喜饮水;翅下垂,闭眼呆立,喜卧嗜睡,排出含黏液、血液的腥臭稀粪;后期逐渐衰弱,体重下降,不能站立,发病后1-3天死亡。得过此病的康复鹅生长和增重迟缓。

二、剖检变化

小肠中段、十二指肠黏膜肿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内容物有淡黄色或紫红色黏液,或胶冻状血性黏液;肾脏瘀血。该病确诊必须在实验室进行球虫卵囊检查。

三、预防措施

鹅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且定期清除粪便堆积发酵,以消灭卵囊。在多发地区和流行季节,要采用药物预防,如用复方新诺明或球虫净拌料,连用3-5天。

四、治疗方法

盐酸氨丙啉按每10公斤饲料加入1.5-2克,连用7天;克球多按每公斤饲料加入250毫克,连用3-5天;球立清每瓶配水100公斤,饮用3-5天;磺胺二甲基嘧啶以0.5%浓度混入饲料中喂服,或以0.2%浓度饮水,连饮3天。

由于球虫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应经常换药,不可长期使用单一种球虫药。另外,对于一些毒性较大的球虫药,要按规定使用。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