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控小鹅瘟

浏览次数:13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

一、临床症状

雏鹅一般从7~10日龄开始发病,最初发现个别雏鹅精神委顿,食欲不振,饮欲增加,不愿活动,并有稀水样便。紧接着大群中灰白色或青绿色便明显增多,大群粪便普遍偏稀。随着病情发展,雏鹅死亡率大幅度提高,大群中精神不振鹅明显增多,稀水便严重且有未消化的饲料碎末。

二、剖检病变

多数病例的病变在空肠和回肠部,有比较粗大的干酪物,表面干燥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紧密充满肠腔,凝栓物不与肠壁粘连,很易从肠腔中拽出,肠壁仍保持平整,但黏膜面明显充血、出血。根据发病情况及剖检症状,以及典型的临床肠道病变,可初步诊断为小鹅瘟。

三、综合防控

在雏鹅易感日龄对环境严格清扫和消毒,孵房中的一切用具应彻底消毒,刚出壳的雏鹅不要与新进的种蛋和成年鹅接触,以免感染。做好雏鹅的疫苗接种工作,对未免疫的种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于出壳后1日龄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且隔离饲养到7日龄;而免疫种鹅所产蛋孵出的雏鹅一般于7~10日龄时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5~1.0毫升。

如果不能确定种鹅免疫情况,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对出壳雏鹅肌肉注射0.5~1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可防止小鹅瘟的暴发流行。一旦发病,应及时将病雏鹅隔离饲养,且整群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每羽1.0~1.5毫升,必要时隔2~3天后,需再注射1次。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