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肠毒综合征的防控措施

浏览次数:0

肠毒综合征是夏秋季节肉鸡常发的一种多病因综合征。肉鸡多发生于30日龄前后,可引起肠黏膜炎症、肠壁脱落出血甚至坏死,饲料报酬低,严重影响生长。

肠毒综合征发病的罪魁祸首是小肠球虫;其次是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被霉菌污染;肉鸡患有大肠杆菌病、梭菌性肠炎等,也是本病重要的发病原因。临床上较常见的肠毒综合征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共同导致的,其症状共同点是:病鸡表现兴奋,在鸡舍内疯跑,蹦跳、尖叫;排出脓样鱼肠子,或黑芝麻糊样或拉带血丝西红柿样料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渣)。不同的致病原因,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是:生产中发现,日粮中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

1.防治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不可立即止泻。肠毒综合征发病后会导致病鸡腹泻,有时可能还会出现严重的腹泻。这种腹泻对于鸡本身,其实是一种保护性引导排毒的反应,通过腹泻,可以排出大量死亡的肠上皮细胞,以及虫体死亡、崩解等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减轻自体中毒反应。如果立即止泻,反而会加剧病鸡自体中毒,死亡率会不降反升。

二是治疗时不要用多种维生素。肠毒综合征可造成肉鸡肠道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同时也吸收有害物质。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了维生素,不但维生素本身吸收不了,还因增加了肠道营养扩大了有害菌群的繁殖,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拉长了病害时间。

三是拌料给药的方式不可行。肠毒综合征会导致肉鸡不断挑食而出现勾料现象(即:把料槽内的饲料用鸡的喙勾到槽外地面上),再加上鸡只发病后采食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此时采用拌料给药的途径,发病的肉鸡因为食欲低而吃不到药物,而症状轻微或健康的肉鸡则因为食量大,却吃进了大量的药物,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不能产生应有的疗效。

2.建议防治措施既然小肠球虫是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导火索”和罪魁祸首,因此治疗小肠球虫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及时清扫鸡粪,避免密度过大和通风不良,防止鸡粪污染饲料和饮水,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减少细菌污染,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治疗小肠球虫,可使用磺胺类药物,但因该病多发生在肉鸡生长后期,要注意停药期。治疗时,要注意与肠炎药物联合用药,同时配合口服葡萄糖饮水。另外,可定期使用一些微生态制剂来保护肠道。鱼肝油可保护肠道上皮组织,也可起到修复肠黏膜的作用,可以考虑使用。(山东沂水县富官庄镇兽医站276400徐英霞)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