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郎溪县涛城镇李经红读者向报社咨询林下养鸡的问题,她告诉记者她家有几十亩泡桐树林地,想利用林下的空地养鸡,不知道可不可以养。记者采访了省畜牧局专家李赛明。
李赛明告诉记者,泡桐树下可以养鸡,但是要注意一些技术,现将技术简要介绍一下:
选好品种。林下养鸡是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其生产环境较为粗放。因此,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进行饲养,最好不要养肉鸡。
选择林地。林地最好远离人口密集区,交通便利、通风光照良好,有充足的清洁水源,地面为砂壤土或壤土,没有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污染。林地的选择对于养鸡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栽植不同树种、不同用途的林地,在选择时要有所侧重。一是沿河林带、道路绿化林带、环城林带等生态林带,由于地理位置、林地面积和形状等因素,不宜用来养鸡。选用上述林带养鸡,一方面影响了周边环境,有碍这部分林带作用的真正发挥。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林带里养鸡,也易使鸡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影响其生产性能;二是鲜果林地,不宜用于养鸡。因鲜果林地内的树木需要喷洒药物,加之苹果、桃、梨等水果腐烂落地后,被鸡采食,容易中毒;三是7年龄以上的用材林(杨树林)即将开始采伐,不宜用做林地养鸡。除此以外的其它林地一般均可以用于林地养鸡。
建好鸡舍。在林地居中地段,根据群体大小选择适当避风平坦处,用土墙或砖木及油毛毡或稻草搭成高约2米的简易鸡舍,地面铺砂土或水泥。鸡舍饲养密度以20只/平方米为宜,每舍养1000只,鸡舍座北朝南。
放牧。1、加强调教:放牧初期应加强调教,便于以后管理。雏鸡被放到林地的头5天,饲槽和饮水器应放在鸡舍附近约1米处使其熟悉环境,按原来育雏的次数喂饲,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天气晴好时,清晨将鸡放出,傍晚时将鸡唤回鸡舍。若气候突变,应及时将鸡唤回。2、防止鼠兽害:鸡初放时很易受到老鼠等动物攻击,因此应做好灭鼠防兽害工作。3、保护树木:鸡觅食力强,活动范围广,喜欢飞高栖息,啄皮啄叶,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因此,在树主干四周要用竹篱笆或纤维网圈好。4、预防中毒:树木喷药防治病虫害,应先驱赶鸡群到安全地方,若遇大雨,可避开2-3天,若遇晴天,则适当延长1-2天,以防鸡食入喷过农药的树叶、青草而中毒。5、定期消毒: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消毒。鸡群出栏后,应对林地进行清理,地面可用生石灰或石灰乳泼洒消毒。林地每养一批鸡应间隔一段时间再养。6、补饲:应根据虫草情况适当补饲,放足饮水器,给予充足的清洁饮水,在阴雨天每只喂给精料25-30克。
养鸡密度。鸡群一般在40日龄左右放牧,每亩林地以放养500只左右为宜。林地应用丝网等围栏分区轮牧,放1周换1块,放养周期一般2个月左右。
搞好驱虫和防疫。放牧鸡易感染寄生虫病,在放牧30天左右时,应在放牧前空腹时安排一次驱虫。平时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5-7日龄用新城疫Ⅱ系、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苗滴鼻,8日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饮水或滴鼻,10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21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饮水,28-35日龄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52苗饮水,60日龄用鸡新城疫I系肌注。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饲养治疗或淘汰,避免交叉感染。(本报记者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