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缺素症的防治技巧

浏览次数:13

缺氮症症状:开始缺氮时特别是在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防治方法:要施足底肥,以满足冬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如发现缺氮时,每亩追施硝酸铵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喷叶面肥0.3%~0.5%尿素溶液1~2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缺磷症症状:植株生长弱、发育缓慢、叶色带青铜暗绿色,严重时,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斑点,较老叶片也有这种特征。防治方法:在植株开始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对叶面喷施1%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每隔7~10天喷一次,每亩喷肥50公斤。

缺钾症症状:草莓缺钾症状常发生于新生的叶片上,叶片边缘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继而为灼伤,还在大多数叶片的叶脉之间向中心发展,老叶片受害严重。防治方法:施用充足的有机肥,也可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每隔7~10天1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缺镁症症状:最初上部叶片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渴色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一般在沙质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钾肥施用过多时易出现缺镁症。防治方法: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2~3次,每隔10天左右喷1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