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水罐子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浏览次数:7

水罐子病是葡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又称葡萄转色病。葡萄成熟期遇高温多雨,或肥水管理不当,就容易诱发这种病害。

葡萄水罐子病症状

果粒色泽不正常,色淡,白色品种果粒呈水泡状,有色品种果粒变成水红色,果粒变软,成一包酸水,极易脱落,此病多发生在穗尖,结果枝留两穗果的比一穗果的发病多,地下水位高或果实近成熟时高温多雨,发病较重。

葡萄水罐子病发病原因

1.前期修剪时叶片留不足,叶片在后期营养跟不上;2.地下水位高或葡萄成熟期遇降雨,尤其是在高温过后遇降雨,田间高温高湿,发生也较重;3.负载量过大,钾肥不足,有效叶面积少,树体营养不足。

葡萄水罐子病预防方法

1.留足叶片,每穗至少15~18张叶(夏梢每两叶摘心);2.田间雨天及时排水,久晴要沟灌浅水;3.基施复合肥和钾肥;4.多施含磷、钾的有机肥料,如鸡鸭粪、草木灰等农家肥,增加叶片和果实的含钾量;5.加强夏季修剪,合理负载;6.地下水位高的地块要及时开沟排水。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