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4日、15日,我国首例1月龄2只奶山羊幼羔利用幼羔超排技术所生的5只试管奶山羊在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牧场降生。该成果由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河北省牛羊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桑润滋、田树军、李祥龙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完成。目前,这5只羔羊生长发育良好,标志着河北省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幼羔超排技术工厂化生产体外胚胎技术平台,表明该省在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位于国内前列。
“十一五”期间,该课题组分别承担了“羊高效超排及精液保存技术研究与推广”和“奶山羊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课题研究。继去年9月成功获得我国首例绵羊(杜寒杂交)幼羔超排的3只试管绵羊后,又开始进行奶山羊幼羔超排的试验研究,对1月龄的奶山羊幼羔采用超数排卵、活体采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为一体的高新生物技术体系,使两只受体羊妊娠,并于6月14日和15日分别产下2只和3只试管奶山羊。据国外报道,利用该项技术可使1只1-2月龄羔羊在不到2年时间有可能产生200多只后代,其繁殖效率分别是胚胎移植和自然繁殖的20倍和60倍。
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使羔羊1月龄排卵,6月龄做妈妈,不仅可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良母畜早期繁殖潜力,缩短世代间隔,加快育成进程,而且为动物克隆、转基因等胚胎工程研究提供所需的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来源,促进胚胎工程的发展。同时,也为扩大奶源、解决奶源不足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因这5只试管奶山羊降生正值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故分别把这5只羔羊命名为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和妮妮。(刘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