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猪水肿病如何防治

浏览次数:10

猪水肿病是猪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发病急、致死率高。断奶后的仔猪多发,常见于断奶后1-2周,最小的见于3日龄,最大的见于3-5月龄。气候突变,温差较大时多发。饲料能量蛋白高的

猪多发。

临床症状。健壮和生长快的仔猪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减食或拒食,眼睑、结膜、脸部、头部、颈部以及腹部出现肿胀。步态不稳,盲目转圈,有的卧地不起,四肢划动如游泳状,口吐白沫,叫声嘶哑,病程短,濒死期呼吸困难,迅速死亡。大猪病程达5-7天。

剖检变化。眼睑、脸部、头部、颈部等皮下有胶样液体浸润;胃壁和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切开胃壁可见胃壁增厚,粘膜层与肌层之间有胶样浸润,心包积液。

治疗。以抗过敏、水肿、缓解神经症状,抑制肠道致病菌为原则,要早诊断早治疗。用5%葡萄糖250毫升,维生素C,20毫升,10%安钠咖5毫升,地塞米松2毫克,2%甘露醇100毫升,混合静脉滴注,2%恩诺沙星5毫升肌肉注射。

预防。水肿病防重于治,防止断奶应激。切忌饲料突然改变,防止饲料单一蛋白过高,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做好保暖措施,防止气候突变。

(来源:农业科技)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