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浏览次数:7

1.田间诊断:该病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其症状不完全相同,主要有四种症状:一是叶片出现黄色条纹;二是叶片扭曲、开裂、折叠,叶尖干枯、萎缩;三是植株矮小,瘦弱,心叶停止生长,根系发育不良、呈黄褐色;四是不抽薹或抽薹后蒜薹上有明显的黄色斑块。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关系密切,高温、干旱时,蚜虫量大,传毒面广,发病普遍且严重。土壤干燥、肥料缺乏、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重,大蒜与其他葱属作物连(邻)作的田块发病也重。

2.防治关键:

①选择抗(耐)病良种,大力推广脱毒大蒜。

②及时拔除病株,减少毒源。

③避免与葱类、韭菜等葱属作物连(邻)作。

④搞好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⑤挂银灰色膜条,避蚜防病。

⑥发病初期,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水剂200~300倍液等,10天左右防治1次,视病情,连喷2~3次。喷雾与灌根相结合,效果更佳。(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佘才鼎邮编:437000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植保站施仕胜邮编:437000)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0年第16期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