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

浏览次数:2

大棚韭菜棚内湿度大时,容易发生灰霉病。发病后,叶片由尖端向下逐渐产生淡灰褐色至白色斑点,正反两面都有,扩大后呈椭圆或梭形病斑,并且互融合成大片枯死斑。空气湿度在85%以上,温度在15℃~20℃,温暖潮湿条件有利于此病发生。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宽叶抗病品种如雪韭、791、嘉兴白根等;窄叶耐寒抗病品种如工,黄苗、中韭2号等。

2.加强田间管理。采取小水勤浇有助于提高地温。每次收割后,进行2~3次浅中耕培土,以降低棚内湿度。适时放风排湿。掌握收割时间,在低湿无露的条件下收割,割后先晾根再培土。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增施肥料,增强韭菜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每亩用10%速克灵烟剂250克熏治,或每亩用10%霉灵粉1000克喷洒,也可以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于发病初期隔7天防治1次,直到把病害控制住。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